,石岚石涛,石伯伯,都会帮你买。你到时候尽管拉着车送鱼便是。
“那还差不多,反正石府多的是人。”大牛一听放心了。
两天后,在一家酒楼里,进来一个儒雅的书生,坐定了,喊小儿过来,点了一分稻花鱼汤。
说是送到楼上的雅间,小二把稻花鱼汤报给大厨师,厨师也不知什么叫稻花鱼,就去问老板,掌柜的说自己也不知道,随行就去问书生。
“这么有名的鱼,你们酒楼居然不知道?稻花鱼就是插秧的时候养在稻田里的鱼,稻花开的时候吃着稻花长大,等着稻子快要黄了,把鱼捞出来。
这种稻花鱼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味道香美,适合煮汤,喝稻花鱼汤据说可以令女人貌美如花,令男人才思明捷,你们可知道,如今东京城里的石家,明明是武将出身,可是,那首“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诗却出自石家小辈。
知道为什么吗?人家在田庄里养了稻花鱼,稻花开后飘落时,稻田里的鱼就挣着吃水面上的稻花,传说能听见鱼吃花的声音,然后石家就有诗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那书生和老板说的高兴,掌柜的也是风雅人,听的也开心:
“好诗,好诗。”老板连连的说道。
这时候,书生等的同伴来了,来者也是清雅俊朗,穿着烟青色的阔袍,手里提着一个竹篓。
“赵兄可是久侯了,在外边就听见你在吟那首诗,石家的人真是有才气,哎呀,掌柜的,我给你诵一下全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颗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进来的书生朗朗吟诵。
听得那掌柜的也是喃喃自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可是,没有说稻花鱼啊!”掌柜的忽然大声的说。
“这你就不懂了,我们说的是石家的小辈出了文人,会做诗,且做的非常好,是因为人家眼前有诗景,还在那样的诗情画意里吃着稻花鱼,好诗不都得让人家做出来。”先来的姓赵的书生说道。
“掌柜的,我们今天就点稻花鱼汤,多加些茱萸,芫荽,生姜,那叫个鲜美。”后来的书生说道。
“张兄,这里没有稻花鱼。”赵书生恹恹地说道。
“石家的稻花鱼,我们家没有啊!”掌柜的遗憾地说到。
“你们家居然没有稻花鱼?”张书生几乎叫起来。
“石家的稻花鱼这些日子开市出售,城里有很多人家都在订购,有些人早早都跑到城外石家的田庄里去买了,这么风雅的美味,你居然不知道。”张书生恨铁不成钢的说到。
“你看我篓子里的,一条十五个铜板的稻花鱼,我买了两条,是要拿回家去尝一尝的。这还是在田庄去买的,若是在东京城里,那价钱可就贵了去。”张书生打开篓子让掌柜的和赵书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