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一百零一章 大朝会(下)

第一百零一章 大朝会(下)

“当!”

寅时末,宫钟响,两列禁军从容的从大殿两侧走出,分列在殿前玉阶上。-2`8+墈_书!王/ !哽,辛.蕞^筷*

为首者白盔银甲展红袍,腰悬天子佩剑,二十五六岁,添为禁军步军都虞候,枢密院旨承全肃。

全肃,字仲严,绍兴府山阴西门里人氏,雍王次子,历任禁军士、亲卫长、持戟校尉等职,平生好武,师从孟珙、余玠、张柔、刘整等将,宝佑元年赐武状元出身。

“天子升朝!”

内宦高喝,大庆殿内三门齐开。

太常寺六十四位乐师奏响雅乐,百官持笏板碎步疾行入殿,唯有全绩一人迈着四方步悠哉走在中列,很快又被落在众人后面。

入殿前,全绩看了一眼自家儿子,全肃自是站的笔直,目不斜视。

“确实是长大了,明日收拾东西去河东吧。”

全绩说罢入殿,全肃却是满眼兴奋,他从宝佑元年便申请外调戍边,时至今日父亲才放人,想到以后纵马草原,驱胡漠北的场景他止不住颤抖。

莫要小瞧了年轻儿郎渴望建功立业之心。

百官站定,十几位宫女拉开珠帘帷幕,方见高台上坐的赵官家。

赵官家精神不太好,昨天又鏊战至深夜,今晨喝了点补汤才略微恢复了一些元气。_卡?卡^晓*说·罔. ~吾,错¢内~容¢

赵官家在位多年,对大朝会盛景习以为常,早没了当年的新鲜劲,而且要长时间穿繁琐的冕服,戴沉重的冕冠,甚是累人。

百官在礼部尚书许衡的主持下山呼万岁,行三拜九叩大礼,当然全绩还是例外,一人站的笔直,甚至和赵官家有眼神交流。

赵官家想起了几日前张弘范来的奏报,略显玩味的对全绩微笑,好像在说:五哥啊五哥,没想到你也有今天,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不老实。

全绩一脸严肃,眉头一皱,怒视赵官家,似在说:笑个屁,好好上朝。

拜罢,许衡唱贺词,内容大致是称赞官家,期许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许衡退,陈子华出列。

“启禀陛下,今年国库银税征得二亿一千六百零二万四千余贯,一应账目已呈中书门下,待陛下御览。”

二亿一千万贯比去年又多增了两千多万贯,同比宁宗末年的七千多万贯翻了三番。

其中有一亿六千万贯来源于各类商类,海贸比重最多,农粮一类还是老样子,甚至因为赵官家免了几州赋税而有所下降。

“国库充盈全赖诸卿之功,同样也是朝廷做事的底气,望诸卿共勉。”

“臣等惶恐,定司职报国,以谢陛下隆恩。!歆.完\ ¨ +鰰¨戦! ¢追,最~鑫.彰-結\”吴潜带头,群臣附和,这套说辞已成定式,群臣说的整齐划一,更显庄重。

大朝会不议事,毕竟新年第一天就开吵不吉利,所以赵官家也是浅尝辄止。

税银入库多,花销也大。造船、建城、修补、人员俸禄、兵士粮饷、预防灾情、铸造火器等等都是花钱如流水的项目。

陈子华即退,临安府尹马光祖出列,开始进献各州宝贝,有献祥瑞的,有献奇石异玉的,有献织锦刺绣的,更有甚者献来活物,譬如大理府的戏象,台州购得的麒麟。

这个过程最耗时间,不仅是官吏边献边说祝词,赵官家还要照顾的问上几句,前前后后用了两个多时辰。

好在赵官家比较大度,赐座于群臣,全绩和赵与苪并排而坐,赵与苪人胖易困,很快就开始拜佛,全绩受其影响,也是迷迷糊糊的困觉。

献宝即将结束,董宋臣从后方小碎步跑到大柱内侧,小声呼喊:“王爷,王爷该醒了。”

全绩继而端坐,等最后一人退场,随即起身至殿中。

“拜见陛下!”

“雍王有何事启奏?”赵官家可太熟悉演双簧的这一出了,正襟危坐发问。

“自陛下御极以来我朝实行变法,军、政、民、商法皆有所改,而今国富民强,不应偏安于江南,臣请陛下迁都河北大兴府,以统万方!”

迁都这件事早就在朝野传遍了,今日由全绩顺应佳时提出,合理合规。

但为了表示初闻,殿下还是响起了窃窃私语声,赵官家做疑惑状问:“迁都之事朕也考虑过,不过宋之旧都在河洛汴京,要迁都也是迁往中原之地,怎去燕云?”

“知史而名鉴,识古而知今。

大宋今日虽坐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