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三国之霸天下 > 蹇硕之乱

蹇硕之乱

。”然后又道:“只是,本将军又何须以皇后名义?我若是以皇上名义岂非更显师出有名,难倒只能他蹇硕能够矫诏,我何进便不能矫诏吗?”

何进话音刚落,袁绍便站起鼓掌道:“大将军此言甚是,大将军就说皇上早有遗命,令你拥立大皇子继承皇位,并且对于一干阻止此事之人,可格杀勿论,试问谁又能分得清真假呢,大将军以为如何?”

有了袁绍的煽动,何进再无顾及,拳头往桌子上一擂,顾不上手疼,眼中精光一闪,森然道:“吾意已决,就这么办。”随即下令:调动京师禁卫五千人,由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右军校尉淳于琼率领,分别从城南的苑门、城西的雍门和城东的望京门进入,在南宫周围布防。车骑将军何苗,助军左校尉赵融,虎愤中郎将袁术等,速回各自军营整顿兵马,严密监视鲍鸿、冯方等的禁卫军,截断其与蹇硕的联系。老将军卢植亲自出面,出城拜会皇甫嵩元帅,请他控制司隶地区骠骑将军董重的军队,勿令董重一兵一卒进入皇城。

之所以选择让皇甫嵩去控制司隶地区骠骑将军董重的军队,是因为皇甫嵩在黄巾复出之后的数战中大显神威,战无不胜,是继杨奉之后大汉的第二个常胜将军,所以在军中威望甚高,因为杨奉远在青州,急切之间到不得洛阳,所以现在也只有皇甫嵩能够控制司隶地区的士兵。

然后,何进便矫诏召集京城内六百石以上的文武官员,立即去南宫嘉德殿集合,奉大皇子刘辨即皇帝位,并为先帝刘宏举哀献祭。

一切都在何进的掌控之中,在袁绍的率领下,五千禁卫军很快便包围了皇宫南宫,接下来在袁绍的指挥下,禁卫军很快就登上了南宫的城头,并且也撞开了南宫的大门,守卫的羽林军已经是挡不住禁卫军强大的冲击了。

蹇硕的亲信鲍鸿和冯方也在何苗等人的严密监视下,不敢有任何的举动,毕竟实力相差悬殊,明智的鲍鸿和冯方等人在看到势头不对的情况下立即率众投靠了何进。如此一来,蹇硕再无帮手,成了孤军奋战。

袁绍率军进入南宫之后,蹇硕的手下的斗志已经被完全瓦解了,不是战死就是投降,蹇硕大势已去。在未时的时候,眼见情况不妙,蹇硕无可奈何之下,只得放弃南宫,从玄武门的地道退进北宫。

蹇硕的退走,使得袁绍更加轻易地冲进了嘉德殿。在嘉德殿,袁绍并没有看到董太后、何皇后和两位皇子,只有几个忠诚的宫女守护在灵帝的棺材旁。后来,袁绍在玉堂殿中才找到了抱成一团,缩在墙角的何皇后和大皇子刘辨。

很快,在何进的率领下,文武百官进入南宫,在满朝文武高呼“万岁”的声浪中,刘辨登上了御座,接过皇帝玉玺,正式成为了东汉的第十二代皇帝。因皇帝年幼,由刚被尊封为太后的何氏临朝听政,颁诏大赦天下,改元为天熹,封刘聪为渤海王(后来改为陈留王),擢升后将军袁槐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同参录尚书事(相当于宰相),袁绍与袁术统领禁卫军,何颙任北军中侯,荀攸任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这些人直接参与了此次的宫廷政变,必然要受到提升,这是在意料之中。

为了稳定局势,另外还有二十余位“清流”也被征召,登上朝堂身居要职,这是李膺、杜密等“党锢之祸”之后二十年来所为有过的事情,所以,人们眼睛为之一亮,觉得大将军之举乃是顺应潮流,乃是正义之举。

登基大典刚刚结束,大将军何进便领受圣旨,亲自出马,率军攻打北门。

北门里面有蹇硕指挥的羽林军,也有宦官郭胜、赵忠率领的担任帝后宿卫、殿堂执勤的军士,也有一千余人。但是,此时的蹇硕已经完全落入了下风,局势已由何进控制,所以郭胜、赵忠就不可能再继续与何进对抗,而是很识时务地准备选择了投降,但是对于郭胜、赵忠的变化,仍在率军抵抗的蹇硕并不知道。

击退了何进组织的几次大规模的进宫,蹇硕不禁暂时松了一口气,也知道事已不可为,也准备寻找脱身之计,但是在何进大军的团团围困之下,脱身谈何容易。好在有董太后和小皇子刘聪为人质,蹇硕倒也暂时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

但是,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使得蹇硕感觉到十分的疲惫,看到何进的军队暂时没有发动进攻,便想趁这个时候稍微休息一下,但又担心何进会趁机突袭,所以在进行了一番视察之后,蹇硕才放心地将防务暂时交给了郭胜、赵忠两人,蹲在城墙一脚,迷迷糊糊睡去。

就在蹇硕睡着的这一会,郭胜、赵忠和城外的何进、袁绍等人进行了秘密接触,并制定好了破城之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