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闪动,熠熠闪光,一看便是个聪明睿智的女子,身材苗条修长,引人遐思。此刻她也正用微微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杨奉,两人目光正好相遇,从她美丽的眼神中,杨奉读出了她的深闺寂寞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身上一种独特的气质使得此女几近完美,此女也是极为好猜,必为伏寿无疑。
右边一人,一身丫环转装束,正是杨奉新收得的侍女貂蝉,此刻她也正在静静聆听永年公主的弹奏,大大的眼睛不时忽闪忽闪眨个不停,好像在想着什么心事,嘴角还时不时露出甜甜的微笑。
杨奉不禁在心中为三女暗暗打分,论相貌,貂蝉当属第一,刘慕和伏寿稍次之;论气质,当属刘慕,伏寿,貂蝉次之;论妩媚,首为貂蝉,刘慕和伏寿次之;论楚楚动人,还属貂婵,伏寿和刘慕次之。杨奉不禁心有感触,难怪貂蝉能够成为中国四大美女之首,在她的跟前,无论是什么样的美女,与她相比都要黯淡一些。
见到杨奉等人入内,正对大门的刘慕连忙停止了弹奏,正在细心聆听的众女也纷纷回过神来,回身见到杨奉一行进来,便纷纷站起施礼,杨奉也一一还礼。刘慕、伏寿二女也已经猜到同王允、伏完、蔡邕并肩进入的这个英俊不凡的年轻人就是自己将要同时嫁给的青州牧杨奉。
以前,两人只是曾经听说过杨奉这个人如何英雄了得,武艺高强,用兵如神,而且手下谋士大将如云,却从未见过真人,在众女的芳心之中,杨奉的形象早就被定义成了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形象,今日一见,谁都不想威震天下的青州牧竟是生的如此俊秀,个个均是芳心欢喜。
杨奉一行来到刘慕跟前之后,纷纷深鞠一躬,见礼道:“微臣等参见公主殿下。”
永年公主可以接受王允、伏完、蔡邕的大礼,却是不敢接受杨奉的大礼,连忙将身躯一闪,避开众人的施礼,微微抬手道:“刘慕不敢,诸位大人不必多礼。”之后,刘慕微红着脸,缓步走到杨奉跟前,微一鞠躬,轻声道:“刘慕见过夫君。”
这正是永年公主聪明的地方,虽然她现在还是公主的身份,那是对王允他们几个,对于杨奉而言,自己就是他的妻子而已,万不可以公主身份自居。果然,刘慕的这一举动,不禁使得杨奉对冰雪聪明的刘慕是爱煞至极了。
这时蔡邕出来打了圆场,蔡邕曾经教过刘慕弹琴,有数年的师生之谊,在刘慕说话也算是稍微随便一些,蔡邕道:“公主有所不知,杨大人的琴艺不在老夫之下。”刘慕微微抬头看了杨奉一眼,又飞快地将头低下,满脸羞红,低声道:“还请夫君指教。”
杨奉连称不敢,缓步走到焦尾琴面前坐好,仔细打量这早已失传的宝物。焦尾琴长六尺,安十三弦,有二十六徽,弦用金蚕丝制作,轻轻拨弄,坚韧而发音纯正,余音绵长不绝,琴面板的外侧有二十六粒白色小圆点,称徽,是用白玉做成的。琴身花斑断纹,给人强烈的历史感和苍古美,唯一可惜之处在于琴尾部分已被烧焦。
蔡邕见杨奉对焦尾琴啧啧称赞,心里自是得意非凡,这可是自己呕心沥血之作,不由扬起老脸,得意洋洋道:“还请献之弹奏一曲如何?”杨奉点了点头,低头开始调音。焦尾琴不愧是四大名琴之一,杨奉只是轻轻调试中,便发出泉水叮咚般清辙声音,余音绕梁不绝。只是一会儿功夫,杨奉便已调好音,开始弹起国门。
本来蔡邕的那一句“恐怕献之的琴艺不在老夫之下”是一句谦虚的话,在蔡邕看来,杨奉固然是琴道高手,而且理论甚是丰富,但是毕竟年轻,不可能高过自己的水平,毕竟自己沉浸于此道数十年。
但是,虽然杨奉只是轻轻弹起国门,蔡邕的神色一下变的十分凝重起来,他自认可以说是精通音律,但从未听过这样别具一格的曲调,大破常规,隐隐中就能感觉出那音调虽然低沉婉转,却含有含蓄悖发之势,平静中蕴藏风暴,同时又抑扬顿挫,动人心魄。一时之内,整个房屋内,不单是蔡邕,包括其余的二十九个人,也全都仔细地聆听着焦尾琴发出的高雅而又激荡的琴音。
同时杨奉以略带嘶哑又有些低沉的声音放喉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礁江诸上,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不但琴音给人强烈的听觉神经享受,让人激荡澎湃,精神高亢,而且杨奉惊心动魄的歌唱,虽然只是寥寥一首《西江月》,却更在每个人的心中勾勒出一付英雄孤寂的意境。蔡邕和其他众人,都完全迷失在这动人心魄的琴音和唱声里,虽然琴声和歌声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