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郭二人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究竟应该怎样对司州的黄巾之乱进行镇压的时候,袁绍的请旨书便已经到了长安李郭二人手中,李郭见书大喜,连忙找到贾诩,将此事说给他听,李榷道:“袁本初不愧是四世三公的后人,果然心系朝廷。”
贾诩心中暗暗好笑,说袁绍有心染指司州还差不多,但表面却不露声色道:“恭喜二位将军,袁本初既然愿意出兵,则司州黄巾之患可解,如今司州牧空缺,二位将军正可表其为司州牧,以嘉其心。”于是,李郭二人上奏朝廷,加封袁绍为征西将军领司州牧,即日发兵,平定司州之乱。
回到府中,贾诩百思不得其解,司州黄巾之乱的奏章刚刚到达朝廷,袁绍的请旨也紧跟着到来,莫非这司州的黄巾之乱是袁绍捣的鬼,若是如此,看来袁绍这次对司州是势在必得了。只是猜不透袁绍为何丝毫不再顾及主公,而敢这样大张旗鼓的发兵司州呢,难道不怕主公抄他的老窝,难道袁绍和主公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但是会有什么样的利益能使主公放任袁绍取司州而不闻不问呢。
想了半天,贾诩也猜不透其中的玄机,但是贾诩相信杨奉这样做肯定有他的理由,毕竟杨奉手下的一班谋士都是极端高明之人,单郭嘉一人的谋略就不在自己之下,有他们在主公身旁,难道还怕袁绍耍什么阴谋吗,看来自己是多虑了,想到这里,贾诩不禁安然。
杨奉在冀北听到这个消息后,对郭嘉等人道:“袁本初玩得挺高明的吗,一般人还真被他给骗过去了,先在司州制造混乱,然后再请旨朝廷,不但可以名正言顺的占领司州,而且还能以英雄的姿态自居。”
徐宣笑道:“袁绍的这个计策骗骗李榷、郭汜还可以,但天下诸侯中能识破袁绍诡计的也是大有人在。”
杨奉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伯识不妨说说,那些诸侯可以识破袁绍之计?”
徐宣道:“其实主公心中早有答案,不知和宣所想是否一致。衮州曹操、豫章孙坚、北平公孙瓒,还有那个大耳朵的刘备也能识破,不知宣说的对不对。”杨奉含笑点了点头道:“伯识所言正和奉心中所想完全一致。”
郭嘉这时道:“主公,袁绍现在已经兵发司州,我们的计划也该开始实施了,不然还真可能让袁绍钻了个大空子呢。”
杨奉点点头道:“不错,此次换州之事定然会让袁本初抱着脚丫子嚎啕大哭三天。”
众人见杨奉说的有趣,都不禁大笑起来。
这次的换州之计乃是出自郭图的手笔,就在杨奉给袁绍回信后的第三天,杨奉的情报人员亦是已经得知了这个信息,并飞鸽给了杨奉,杨奉也不禁对郭图刮目相看起来。这次的换州之计绝对算是极为高明的计策,只不过遇到的却是手下有着郭嘉、徐宣这样超级谋士的杨奉,就注定了郭图这次计策的失败。
且说,袁绍在司州一路开进,所过之处的“黄巾军”无不望风而降,不到半月,袁绍就已经占领了司州的大半,正当袁绍志得意满的时候,忽然从冀州传来一个令袁绍跌破眼镜的消息,冀南百姓几乎一半不愿搬迁。
原来,袁绍出兵的时候,曾和留守在冀南的沮授有个约定,一旦袁绍占领了司州的过半地方,便会给沮授传信,让他开始进行百姓的搬迁工作。这样的话,当袁绍占领司州的时候,百姓也就般的差不多了,到时候杨奉也只能是吹胡子干瞪眼了。
没想到的是,袁绍大军出发没有几天,冀南百姓不知是被谁煽动的,都知道袁绍准备让冀南的百姓全部搬迁到司州那片不毛之地,这本来就使得刚刚稳定生活的老百姓很不乐意,也难怪,住的好好的,谁想没事搬家玩呀,俗话说的好:乡土难离。
正在这个时候,冀南又平空出了一个谣言,那就是冀南五郡将有镇北大将军领青州牧、冀州牧杨奉杨大人接掌,而且,另外一个消息是,杨大人一旦接掌冀南五郡,对于冀南五郡不愿搬迁的百姓,将给予免除一年税赋的好处。
这个消息能不让冀南百姓动心吗,本来就不愿搬家,再加上这一年的税赋,更何况他们久闻这个杨大人还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这下子冀南百姓真是炸了窝了。邺城百姓纷纷跑到沮授家门口,冀南各地百姓也纷纷拥到郡守、县令府门口,强烈要求不搬家。
沮授当然知道百姓是兵粮之根源,好说歹劝,又私自做主,拍拍胸脯给出了一个比杨奉的条件更加丰厚的条件,就是凡是愿意搬到司州的百姓三年之内的赋税是冀南的半数,这才勉强使得冀南百姓有一半愿意搬家。稍微喘口气的沮授不得不佩服杨奉的这一招对袁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