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我的母亲……”陆明羽听着黄芷芸的话,仿佛愈加细思极恐,眼神瞪大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陈枫也不理解,但似乎听出了里面的“可怕”,慢慢靠近黄芷芸,轻声问道:“喂,你的意思是……陆明羽的父母……”
黄芷芸缓了口气,开始了真正的推理:“我们最开始的记忆还原,是由十几年前的案件关系人以及当事人故居遗址推理得出,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从始至终,都是以陆炳兴与陆明国二人的视角还原故事的;可是我们真正要还原记忆的目标,是陆秋和陆明羽你们两个,我们从来没有站在他们的视角去推理真相!”
“站在他们的视角……”陈枫不明所以。^8′1~k!s.w?.^c!o?m¢
陆明羽听着,也仿佛云里雾里。
黄芷芸继续道:“如果陆秋和陆明羽,你们两个是十几年前的故事主角,那你们眼里所看到的真相,又会是怎样呢?”
“意思是,过去的真相有变……”陈枫想了想,又立刻反驳道,“可是不对啊,芷芸你刚才说过了,根据警方十几年前的案件信息调查,陆家发生的一切故事真相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不是?”
“案件真相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视角!”黄芷芸突然镇定,“如果以陆秋和陆明羽他们二人作为第一视角,彼此出现偏差,那么故事的真相又会如何呢?”
黄芷芸一边说着,一边重新打开手机,亮出了案件卷宗中的两本日记。&??零£点\看?\?书+ 21更±新?±最??快~^?
“那是……我的日记……”陆秋瞥眼看见,用孱弱的语气微微道。
“秋姐小时候的两本日记?”陈枫疑问。
陆明羽看在眼里,也是心里止不住地颤抖,但还是故作镇定:“哼,不就是陆秋的两本日记吗,这能说明什么?”
黄芷芸比出手势道:“警方十几年前的案件卷宗也好,孤儿院或遗址的证人口供也好,我们都只能从大人的视角解读真相;而唯一能从孩子的视角解读真相的,只有这两本日记——”
陈枫想起之前黄芷芸说,案件的反转关键是日记,索性接话问道:“你是说过,我们之所以能推理出秋姐失去的‘记忆过去’,很大程度归功于她小时候的这两本日记……”
“没错——”黄芷芸先是笃定,随后语气突然一变,“可这是建立在这两本日记真的是秋姐所写的事实基础上……但假如,日记不是秋姐写的呢?”
此话一出,众人惊慑。
“你什么意思?”陈枫反倒率先问道。′w·a_n\z~h?e*n.g-s¨h`u?.′n/e¨t.
对面的陆明羽和陆秋二人,也投去不可思议的目光。
“假如,写这两本日记的人,不是同一个人的话……”黄芷芸语气愈渐坚定,“那么,我们从孩子的视角解读过去的真相,就完全不是之前那样!”
陆明羽仿佛预感到可怕的真相,但还是假装镇定问道:“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两本日记不是同一个人所写?”
“陈枫,手机借我一下……”黄芷芸轻声嘀咕。
陈枫听话照做。
黄芷芸将自己的手机和陈枫的手机,分别展示红蓝两本日记的内容,随后说道:“可以仔细对比一下,两本日记的区别……”
“你是指字迹吗?”毕竟陆明羽也失忆过,只能凭借之前黄芷芸的推理接话,“可那是小时候的笔迹并不固定,长大后养成某种习惯,字迹会改变很正常……”
“我说的不是字迹——”黄芷芸立刻反驳。
陈枫凑近手机仔细一看,瞬间明白了关键,不禁指向道:“是有区别!第一本蓝色日记记录时间,习惯用的都是‘周一周二’,而第二本红色日记记录时间,习惯用的都是‘星期一星期二’——没错,这是两个不同习惯的人写的日记!”(详见【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九章】等里面的日记内容)
陆秋和陆明羽二人听到这里,皆露出不可思议的目光。
黄芷芸自信点头,随后继续道:“可以肯定的是,这两本日记一定是小时候都待过陆炳兴家的陆秋和陆明羽你们两个人所写的,蓝色日记在前,红色日记在后……问题是,他们两个究竟各自分别写的是哪本日记?”
“他们两个……都待过陆明国的家……”陈枫听到这里,不禁默默嘀咕。
“还记得刚才刘姐发来的消息,陆炳兴在陆明国死后,曾经有接养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