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中包含三个层次。
第一层,写的是当时社会风气死气沉沉。
第二层,写的是龚自珍想要改变这种风气的决心,他认为,想要扭转社会风气,就要依靠雷霆般的手段,来改革,来自新。
第三层,龚自珍则说出来具体的做法,想要改革,那必须要有人才,他希望当时朝廷,能够不拘一格提拔,引荐人才。
这是一首彻头彻尾的政治诗。
政治和家国向来是结合在一起的,但看诗中的内容,心情澎湃,别具一格降人才,写出了一颗爱国之心。
但结合当时的时间、社会环境,这首诗内的政治气味,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正在观望的参赛选手。
看到一个人已经发布了,顿时好奇。
一看,又是少白。
但看到诗中提到的内容时,他们狠狠的擦了一把汗。
少白这是说,现在官方风气不好,没有提拔人才,需要改革自新吗?
好家伙,少白这是要作死的节奏。
不对。
少白怎么会把自己作死。
当大家看到己亥杂诗,开头的己亥两个字的时候,直接去百度一下,将时间定为到一八三九年时,顿时明悟。
那个时代,炎夏正处于晚清,正在遭受这外国的侵略。
这一切,都说得通了。
有了社会环境,他们再看这首诗,不由的大叫三声好。
同时,他们眼睛一亮。
觉得,少白这个切入点十分的好。
我写政治,写之前的政治不就好了?
对于之前的社会,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只要别三观太歪,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
想清楚后,他们开始回忆起自己最关注的历史阶段。
每个人喜欢的历史阶段不一样,喜欢就会多看一眼。
从这个方面入手,最合适不过。
姜庭桉还不知道他写的一首诗,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多的想法。
此刻的他,正拿着一首万疆,去寻找李玉。
诗词大赛的事情准备妥当了。
李玉最近跑了很多通告,正好也稍微闲下来一些。
正好把这首万疆给练习,录制好。
因为十月月份特别,所以,必要的宣传还是要的。
那可是真正的红歌榜!
但姜庭桉不知道的是。
因为这首诗,炎夏教育部门,教材编撰小组。
炸了。
负责小学教材改革编撰的大佬学者,拿着那首静夜思,在激烈的讨论着,要不要把静夜思给编进教材之中。
如果要编进教材的话,放在几年级合适。
在激烈讨论的时候,一个中年学者恰好也参加了诗词大赛,看到少白写出的诗。
他笑了笑:“少白又写了一首新诗,现在,我们也讨论一下,这首诗,要不要编进教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