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打着石膏不良于行的日子她真是过够了。
复查回来坐在公交车上,午后明亮阳光照穿车窗,晒得人身上发烫头脑发晕,车里空调仿佛不管用。
不知怎地,忽然想起小时候上学,有个白头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念过一段课外读物。老师姓什么忘记了,那本书叫什么也忘记了,只记得那是一个壮年残疾的作家,写他在废园子里经历的春夏秋冬,从痛苦发疯到大彻大悟。
顾不得车上颠簸晃动,乔薇掏出手机,凭着记忆,用关键词搜索那文章。
竟找到了。
她一行一行读下去。
读完了忽然明白,作家并没有大彻大悟,那只是别人塞过来的所谓“中心思想”。他只是在记录,在陈述,在思索,甚至也在拷问命运,为什么独独让他成了残疾,不能走路。
他做错了什么?他甚至比别人更有才华。
“……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公交车播报到站,乔薇拄拐下去。
站台有块地砖松动,一拐下去,差点摔倒。
她晃荡几下,努力找平衡,到底还是摔了。膝盖磕破皮,有点疼,但也没什么。站起身来,离开站台朝父亲所在的医院门口走去。
摔倒的时候没人扶她,站台上几个人只是看看,各自转开目光。未必是冷漠,大概是自保,又或许不想加重她的尴尬。
乔薇看完那文章,觉得自己其实幸运。起码很快就可以正常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