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庶物居,撇捺亭。
一亭,一桌,一树。
一白袍青年道人盘坐于石桌前,身后的悟道茶道蕴流转。
亭边石涧,灵溪潺潺,白袍青年道人随手取来涧水,碳火煮沸,又从身后悟道茶树揪来几片茶叶,随手放入壶中,刹时茶香四溢,若兰非兰,若芷非芷。
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白袍青年道人有些不满意的说道:“这茶终究冲是泡急了,口感始终差了一丝,然左了一丝,这壶茶终究达不到完美。”
又一口入喉,随即继续道:“然这左了味的茶却是我亲手冲泡出来,便是如今弃了,那入喉的茶汤又当如何,只能自饮罢咯。”
说罢,端起茶盏,将盏中茶汤一饮而尽,整个人却是进入了顿悟状态。
武夷山内,顿时出现无数天地异象,无数天地灵气向撇捺亭处涌去。
再看撇捺亭处,那白袍青年道人此刻似是从未存在一般,然若有大神通者仔细探查便会发现,此时这青年道人的境界正在奇怪的变动。
白袍青年道人的修为已然从大罗金仙掉落到太乙金仙后期。
太乙金仙前期!
天仙,
玄仙,
百年光景,却是掉落到地仙修为,然此时的白袍青年道人虽只有地仙修为,然所散发的气势却丝毫不弱于大罗金仙,一举一动合乎天地大道。
“这便是极限了么?”白袍青年道人喃喃道。
“似是而非,那便不是了。”话毕,那白袍青年道人修为又继续掉落,一直到跌落仙境,浑身再无半点法力波动后,那白袍青年道人终于站了起来。
随手拿起桌上茶壶,又自顾自倒了一杯。指着前方一山岳处,似是在问谁一般道:“你看,这会儿看到的便是山了嘛,那还有什么护山阵法。”
随即走出亭子,却是在一旁的空地削了细木,又翻箱倒柜般的找出几块铁片,勉勉强强凑了一套农具。
自此,武夷山庶物居撇捺亭旁的空地上却是多了一个年纪不大的农夫,这农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偶尔也会唱些古老的歌谣。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转眼已是一甲子,风吹日晒下,那农夫却是越发的老态,然须发皆白的农夫却坚持每日下田劳作。
“累了,这老胳膊老腿的,去那边靠一会吧。”老农说罢,径直向亭子走去,待进入亭子后却是倚在一角的柱子上慢慢睡去。
粗重的呼吸声越来越小,直到最后这呼吸声却是直接停了下来。
再看那老农,此时却是一天比一天年轻,脸上的皱纹慢慢消失,须发也由白慢慢转黑。
其身上的气势也越发的强大起来,转眼间已然突破凡胎迈入人仙境界,脸上的皱纹也消失了大半,一头白发已然添了几缕青丝。
然老农依旧在沉睡,只是不再似之前那般,隐隐约约恢复了呼吸。
地仙,
天仙,
那老农修为越来越高,整个躯体也越来越年轻。
又是一甲子岁月,此时的老农已然变成了白袍青年道人模样,浑身气势也越发的雄浑,其修为也到了太乙金仙圆满。
“睡着了吗?”青年道人揉了揉眼睛,又伸了个懒腰。
刹那间引动修为,无数天地灵气疯狂涌去体内,然白袍青年道人却不以为意,继续活动着身躯,不时打上几个哈欠。
而此刻,那白袍青年道人头顶三花次第开放,一朵,两朵,三朵……水到渠成一直开到九朵,终于是停了下来,此时那泥丸宫内的混沌珠却是有些异动,然却被白袍青年道人压了下来。
“水到渠成便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话毕,那本还在异动的混沌珠终是停了下来。安静的躺在泥丸宫处,继续孕养着白袍青年道人的元神。
待又一次迈入大罗金仙修为后,白袍青年道人的修为增长并未停下来,更是一举突破中期,向后期迈进。
然白袍青年道人心念一动,那势如破竹的修为却是被径直压了下来,又催动混沌珠镇压,将修为牢牢压制在大罗金仙中期境界。
此时那白袍青年道人正站在那石桌前,手里端着茶盏,茶汤清亮,热气氤氲,赫然是百十年前冲泡的那一盏茶汤。
将茶汤一饮而尽,杨剑再次巡视自身,脸上有些喜不自禁,无他,这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的悟道,自己得了大机缘大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