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怎么办?
纯属自己给自己挖坑好不好……
李定安努力的挤着笑:“丁老师,真的……你别看我年轻,是真不行……所以,请一定杯下留情……”
“杯下留情?哈哈哈……你以为就光我一个?都在里面等着呢……”
三人说着话,又联袂踏上台阶,另外有一位年轻的女职员专程招呼着高胜东和两个研究生。
一时间,闫宗江和沈英秀人都已经麻了。
他们耳朵又不背,只凭这几句话,就能听出李定安和国博、故宫的关系不简单。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位,叫李定安是“李老师”?
别说高胜东,系里的王副教授来了都没这个待遇……
所以说,不止是关系熟,而且极受尊重?
想不通啊……
下意识间,两人看着高胜东,高胜东却瞪了他们一眼。
哦……对!
多听、多看,少问,少动……
但都是二十啷当岁,怎么可能不好奇?
心里像是猫挠一样,两人跟着进了一楼的会议室。
刚进门,所有人竟然都站了起来,随即,又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沈英秀偷偷瞄了一眼,心尖儿不由自主的就颤了一下。
足足十多位,国博和故宫的瓷器方面和玉器方面的馆员好像全来了。
而且还这么隆重……就为了欢迎李定安?
说实话,李定安也有些懵,因为他也没想到,国博和故宫这么重视。
论岁数,这里面最小的也是他的两倍,论资历,哪个也不比他老师吴湘差。所以李定安双手合什,不停的做揖:
“各位老师客气,这次真心麻烦大家了……项目完工后,陈府宴,茅台随便喝!”
嗯,突然就拐到请客上了,还陈府宴?
敢这么说,那就不是真客气……
渐渐的,鼓掌的声音稀疏了下来,十多个研究员全都奇怪的看着他。
丁献之边笑边解释:“都忘了:他还是个学生,压根就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而且昨天才去报道,就先跳了一级……所以,李老师就以为:我们在帮他搞升学论文……”
李定安一脸懵逼,两个研究生也同样懵逼:难道不是?
“哈哈……”
“哈哈哈……”
“不说其它东西,光是那批蒙古瓷,绝对板上钉钉的‘本年度考古最大新发现’……”
“所以说,李老师,不是你麻烦我们,而是我们麻烦你,更得谢谢你……”
“哈哈……李老师太可爱了……”
年度考古最大发现?
“叮”的一下,李定安的脑子里闪过了一道光:蒙古瓷只烧过短短的几十年,到鸦片战争开始窑就停了,所以非常稀少,非常罕有。
更关键的是,迄今为止,自己从xj带来的这一批还是首次面世的实物,而且涉及到民族文化与工艺,又让这批瓷器上升了一个层次。
这样一来,可不就是最新发现?
怪不得国博和故宫专门为此制定了研究课题,也怪不得非要让自己负责项目,更怪不得今天会这么隆重?
因为何安邦和吕本之都清楚,国博和故宫的研究员里面,可能真就没有比李定安更懂这批蒙古瓷的。
反过来再想,规格这么高的研究项目,丁院长和吴湘脑子有问题才会不答应合作。
也就考虑到京大买这么多的蒙古瓷没什么用,不然压根就轮不到国博和故宫……
短短的十多秒,李定安就想明白了前因后果,不由的有些唏嘘:也是运气,要不去xj,哪能好事连连?
真心话,现在对他而言,钱都成了其次中的其次,学术成果才是重中之重……
同样的,高胜东也是兴奋不已,两个研究生更是当场脑子就短了路:考古新发现?
但凡涉及到这个词,根本就不用管课题大小,更不用管是浅述还是深析,只要写出论文,篇篇都能上《考古学报》。
这可是考古学中最为核心,最为权威的学术期刊,没有之一。
所以说,这又何止是赚大了,简直是赚麻了。
感觉一瞬间,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笑……
开了几句玩笑,由马献明主持,又简单的开了个会,还特地邀请李定安讲了几句。
不过都没有长篇大论,气氛也很轻松,马献明最后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