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237章

第237章

确实是自己不占理,心里顿时就有了脚底抹油的念头。但临走时,他还是恶恨恨的指了指李定安:“李定安,你给我等着!”

让我等着的多了去了,先排队吧你!

李定安“呵”的一声,又瞅了瞅后面那几位。

有的错开了脸,当没看到,有的则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也有的面无表情……反正再没人动,摆明了要跟到底的架势。

明白了:还没死心。

行,那你就跟着,但上当了可别怪我。

他叹了口气,又转过头,无意间,发现于徽音正盯着他。

“真是毛文龙的信筒?”

“当然不是,不然上面刻的就是他的私人印记了,也不可能只卖三万六……而且这是公物,他至多算用过!”

“那也很有价值对不对?”

“一般吧,涨十倍不至于,但十万八万还是有的。”

销售员都不知道怎么评价了:那也就地涨了三四倍,就这还叫一般?

李老师果然是李老师……

听到这句,还跟着的那几位心理倒是平衡了一些:还好,才十几万……

李定安也懒的理会,提着袋子又看了起来。大概五六分钟,他又指了指展柜,让销售员又拿出了一样东西。

这次的物件比较小,看的不是太真切,这几位下意识就凑近了一些。

看模样,像是一只红铜小壶,就是形状有些奇怪:

说它像壶,是因为有提梁,还有盖,盖上也有钮。说它怪,一是没有壶嘴,更没有出水的孔,但提梁一头又有个小环。

二是壶底下有个座:四条腿,大约小拇指粗细,十公分左右高,腿上面还有个带外沿的圈,壶就座落在圆圈之中。

三是小,不算底座,壶身只有棒球那么大。

做工倒是很精致:上面雕着一丛花,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很是传神。下面还刻着十六个小字,像是一首诗:登科之岁,于今三倍,一事无成,七十从军。

再往下还有字,只有四个,但更小:金马老翁。

于徽音看了看,委实认不出这是什么东西。又琢磨了一下:前十六个字像是生平,后面的金马老翁,更像是名号。

但印象中,不记得谁叫这个名字?

算了,不费脑筋了。

她用胳膊碰了碰李定安,声音很小:“这是什么?”

“哦……是蜡斗,也叫漆炉……用来融炼密封信封的石腊或火漆!看这底座,其实是个炉圈,可以架在油灯上,也可以在底下点一截蜡烛……看这个环,上面应该还有一根蜡签:一头是钩,用来提壶梁和壶盖,一头是铲,用来涂抹融开的腊或漆,不知道怎么丢了……”

原来这样?

于徽音点点头,又小声问:“很值钱?”

“售价一百一十万!”

“这么贵?”

“这可不是铜,而是纯金,不过年代过于久远,包浆太厚,所以看着像是铜。”

李定安笑着,把东西递了过去,于徽音刚刚接住,手就往下一沉:好重……至少有两斤。

再细一瞅,底座的四条腿竟然是实心,估计壶壁也很厚。

看看标签,确实标有价格,又写了物品是金壶。另外有一张实验室的检测证书,年代为明中期,但并没有写来历。

只算黄金价值,也才五十万,如果只是明朝的东西,感觉还是有点高。

转念再想:金壶嗳,却只是用来烧封信口的腊?

能用的起的,既便不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也肯定是贵胄之后……可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卖家才卖这么贵。

“那买不买?”

“当然!”

李定安笑了笑,把东西放在柜台上:“包了!”

后面的几位又傻眼了:之前还讲的那么清楚,这次就说了一下用途,提了一下材质,就说买了?

你倒是说一说来历啊?

要说像之前那位横插一刀:这可不是三万六,而是一百多万?

虽说经过两次鉴定才进来的,而且还有检测证书,肯定是真品。但减掉黄金,也还差六十万,仅仅断代为明朝压根就值不了这么多。

所以,要么就是这东西有来历,要么就是这位在挖坑,哄着自己上当。

当然,三天之内可以退换,但手续麻烦是一方面,关键是后面就不让进了,而且传出去也丢人不是?

转着念头,有人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