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饭,等吃完后再问老何……
刚转过身,舒静好走了过来:“你坐哪?”
“随便!”
舒静好左右一瞅,找了张没人的桌子,李定安也跟了过去。
离这边挺远,左朋下意识的瞅了瞅:“李老师怎么不坐这里?”
老何拿起筷子:“摆不下!”
什么?
随即,他就知道了。
舒静好先端来了一碗牛肉汤面,李定安没一点客气,抽出筷子就吃,面条吸的“稀里哗啦”。
舒静好又一样接一样的拿:鸡蛋、牛肉、小菜、汤包、烧卖……往往是后一样刚上桌,前一样的碗和盘子就见了底。
左朋和肖主任都有点懵:这哪是“吃”,头剁了往下倒都没这么快的。
吃的还很多,四个人的小餐桌快摆不下了。
左朋自认为饭量够好,但既便饿三天,顶到头也就能吃一半。
还有点怪。
李定安筷子一停,还没放到碗上,舒静好就知道他要的是醋还是盐,辣油或是胡椒粉,更或是包子摆的太远,不太够的着。
他刚放下筷子直起腰,餐巾纸就递到了手上,餐巾纸还没放下,漱口的水杯就摆在了面前。
关键的是,两人全程很少沟通,感觉李定安要什么,舒静好都能提前知道……
两个人直愣愣的看着,一直等李定安吃完饭,擦完嘴,才回过神。
再看时间,前后也就十来分钟……
“何馆,小舒是李老师的生活秘书?”
生活秘书……国博就没这个岗!
“就是研究助理!”
“助理这么细心?”
“还行!”
何安邦轻描淡写的笑了笑。
准确来说,不是细心,而是熟练。
研究期间,十次有八次,都是舒静好提前到食堂帮他把饭菜点好,他匆匆忙的来,吃完匆匆忙的走,前后至多十来分钟。
次数一多,李定安喜欢什么,面食还是米饭,荤的还是素的,偏咸还是偏淡,以及这样那样的生活习惯……舒静好背都能背的下来。
况且又是专职助理,舒静好要不细心点,马献明早换别人了,她不用心谁用心?
所以,真就不奇怪……
“撰写文稿、整理档案资料,也是她负责?”
“不然叫什么研究助理?”
“文字功底很强吧?”
“那当然,而且专业对口:人大文学院考古系的高材生……”
老马顺嘴就夸,“研究能力不弱,关键是论文写的相当好,蒙古瓷相关的所有论文,李定安只制定框架,细节全是由她润笔……包括我和何馆的学术报告,教研材料,大多也是她代笔……”
左朋和肖主任惊了一下:怪不得李定安直接回绝。
“那对外沟通协调,是谁帮李老师?”
马献明理所当然:“我啊。”
左朋一下就愣住了。
好家伙,堂堂正处级研究所的所长,给人干秘书的活?
既便是人材,既便是国家级项目负责人,这也着实夸张了点?
“司机呢?”
“以前有,也有秘书,但被他……嗯,辞掉了……”
何安邦说的是王成功和孙怀玉。
觉得有点不对劲,他眯了眯眼睛:“老左,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本来想,让老余和小肖给李老师打打下手,比如接一接、送一送,再处处理处理人际关系、迎来送往什么……但李老师拒绝了!”
“他哪里需要这个……”
何安邦顿了一下,放下了筷子:“老左,有事你直接说!”
左朋犹豫了一下:“没什么事,李老师这么忙,还要帮我们鉴定那块罗盘,觉得挺过意不去的,就想着看哪里能帮到他!”
扯淡?
就为一块罗盘,你这又是配司机,又是配秘书的?
是不是热情的过了头?
“真的只为了鉴定罗盘?”
“当然!”
不至于吧?
“要是罗盘,估计该有结果了……”
何安邦瞅了瞅,恰好,李定安起了身,舒静好和方志杰一左一右,估计是要回房间查资料。
他招了招:“定安,这边坐!”
李定安走了过来,顺势坐下,肖主任忙给他端了一杯热水。
“老左的那块罗盘,有结果没有!”
“照片发给老师和吕院了,让他们看一看,再顺便查点相关的资料……不过暂时还没消息,待会我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