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左朋不重视,就连邢峰也以为,就是块刻有八卦的石盘。
“邢队,这不是卦象,是二十四山向。”
李定安往远处指了指,“那、那、那,还发现了同样大小的三块,分别是’艮‘、’坤‘、’申‘……所以我估计,是罗盘!”
“石罗盘,还建在山上?”
邢峰念念有词,一个跨步跳出了土坑,但随即,他猝然顿住:“这是二十四方位之一,那我们刚才站的地方是什么?”
“圆心!”
“你刚刚还说,以半径四十米往外辐射?”
“对!”
邢峰彻底冻住了,傻愣愣的:“那岂不是说……这块罗盘,只是直径就有八十米?”
李定安直乐呵:终于看到比我还要震惊的人了……
“放心,不是一整块,而是两百多块石板拼起来的,或者更多……相互之间也并非紧密衔接,而是有很大的空白区域,面积是石板总面积的好多倍……”
“要是一整块,那建这东西的就是外星人……”
“哈哈……”
“不是……李老师,您别笑”
邢峰倒抽了一口凉气,“我根本无法想像:这玩意怎么用?”
李定安挠了挠额头:对,怎么用?
关键的是,有什么用?
要说只是祭台……祭天你刻天象、刻日月、刻星辰就行,刻罗盘做什么?
就挺想不通。
李定安陡然一叹:“挖出来再看!”
“对,挖出来再看……”
邢峰往前一指,“李老师,马所派的清理组也来的!”
“先挖圆心!”
……
人多力量大,不多时,二十块石板全被挖出,又从坑里吊了上来。
稍做清理后,又拼到了一起。
看到石盘的全貌,李定安却愣了一下:怎么和想像的不一样?
他之前估计,如果是罗盘,就该有指针和盘心,针长五到六米,盘心稍大点,估计直径在六到七米左右。
机器探到石盘,合成的三维图像直径只有六米,他就以为可能是他计算有误,盘心稍小点,指针稍短点也不算大问题。
但这会再看:就一块石盘,上面的刻线倒是挺多:从里到外总共十层同心圆,分成了二十四等份。
但哪有什么盘心,哪有什么指针?
分明又是一块罗盘,而且是还没刻好的那种:上面除了刻线,再多余一个符号都没有,包括用点和坑代表的星图。
中间倒是有盘心的轮阔,不过是平的,但指针的影子都看不见……
李定安低头沉思,邢峰轻轻的摆了摆手,让周围的人全部散开。
过了一会,他围着石盘转了几圈,又往四周看了看。
挖出来的石板越来越多,和他之前猜测的基本没有出入:里外总共十层,分成二十四等分,有山向,有八卦、有星图。
乍一看,眼前这一块,就是台顶大罗盘的缩小版,不过没来得及刻字和符号,以及星图。
同样,没有盘心和指针。
但没这两样,你叫什么罗盘?
既便是罗盘也没法解释:罗盘里面套罗盘?
甚至是开系统都没用:比如眼前这一块,一测就两四字:石制罗盘。
测其它的,上面刻什么就显示什么:刻星宿就显示星宿,刻方位就显示方位……
我又不是认不出来,哪还测个毛?
说实话,第一次见这么奇怪的东西,也是第一次生出束手无策的感觉。
正挠头,对讲机又响了一下:“李老师,李老师?”
“收到!”
“我在崖下挖出了房梁,还有檩和椽木!”
“老马,这样的事情你也跟我讲,我忙着呢!”
“李老师你等会,有几根椽木有点古怪:上面有刻度……还有榫和卯?”
李定安都不想说话了:“椽木没有榫卯才叫奇怪,不然怎么和檩和梁连一起?也别说刻度,以前建房,还有把‘门公八字(鲁班尺上的八个字,代表吉凶)”刻梁上的……”
“不是……怪我,没说明白:椽木两头不是和檩、梁连接的榫卯,而是相互之间连接……椽木上的刻度是按的尺寸:有尺、有丈、还有引……”
相互连接……尺、丈、引……
十尺等于一丈,十丈等于一引,一引是三十米左右……意思就是,这间房子的一根椽木,就有三十米长?
意味着这间房间架构间距也是三十米,中间没有任何承重墙和承重柱?
扯什么淡?
别说古代,就是现代……哦不,就是外星人也造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