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58章 活该

第358章 活该

李定安越琢磨,越觉得这儿最符合老神棍所说的,“会出两路反王”的那处龙穴。

思忖间,他遥控着无人机飞低了点。

四座山包,高低有致,两条小河,交错而下。

植被不是很茂盛,也没有人活动的痕迹,兽道倒是有几条。

没有残垣,没有断壁,也没有看到破砖碎瓦之类的东西。

乍一看,好像没墓?

其实很正常:契丹墓葬从不留坟头,更不留墓碑,既便留,也早被埋掉了。

原因很简单: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山上的泥沙随水而下,埋住墓地不要太轻松。

再看四周的地势:山口呈喇叭状,属于典型的冲积地形,四座山包处于冲积扇中部,地势较高,但相对平坦。

算少点:一年沉积层加厚一公分,一千年就是十米,墓丘再高,墓墙再长,也能埋得严严实实。

不行,得实地去看一下。

李定安升高无人机,按了悬停,又跳下了车。

“我去山梁那边看看……你们不用去,有事我呼你们!”

“远不远?”

“不远,绕过山梁就到了,也就一公里多!”

舒静好放下了笔记本:“那我也去!”

李定安看了看她额头上的疤:“你行不行?”

舒静好耸了耸鼻子:那是意外!

只是一座小山包,也不算陡,稍走了一下神,她就摔下去了。

幸亏李定安在身后挡了她一下,不然绝不会是蹭掉块皮这么轻松。

“我小心点,再说又不用爬山!”

“也行!”

又要看罗盘,又要升无人机看地形,一个人确实不方便。

李定安把背包扔给他,“你拿这个!”

就一块罗盘,一部卫星电话,还有两个纸质的笔记本。

但李定安拿的就多了:登山杖、无人机遥控台,便携式磁力仪、金属探测仪……特别是后两样,加起来近二十公斤。

就这,左朋空甩两只手,都跟不上他的速度。

两人下了车,李定安在前,舒静好在后,顺着山梁的尾尖往下走。

如果上山,位置就会换一下,比如再出现舒静好脚下打滑的时候,李定安还能帮她挡一下。

就想不通:这半个月一直都在出野外,晚上基本不加班,但舒静好就跟没睡醒似的,尽犯迷糊?

遇到一个小坎沟,李定安一个箭步就跳了过去,又伸出手:“留点神,真破了相,嫁都嫁不出去!”

换来了一对白眼。

两人一前一后,下了山梁,大概走了十来分钟,到了冲积扇扇中的边缘位置,也就是“进龙”龙脉的尾端。

李定安手一伸:“罗盘!”

“哦……”

舒静好忙打开了包。

三十公分见方,是李定安根据《青囊书》,专程托吕本之让港岛国学协会定做的。

纯铜质地,净重五斤,一般人托着都费劲,李定安却如臂指使。

他托着罗盘,不紧不慢的往四座山包的方向走。舒静好跟在后面,操控无人机。走一段,两人就会停一下,校正一下方位,再通过头顶无人机的摄像头看一下地形。

大概十分钟,李定安爬上了最高的那座山坪。

好地方。

看形:主峰粗壮,星峰顺出,枝脚顺行,形度团聚,且尊卑有次,顾祖而抱穴。

看势:三高一低,送从趋前,且上下照应,左右环抱。

看相:合斗魁四星,主星拱北,三星朝东,余势雄健,且连连绵绵。

难得的是龙分四脉,延而不绝,有瞻恋之情,亦有眷顾之意。

杨益的《疑龙经》有提到:宗脉有序节节明,离祖辞楼下殿行,节节剥换抽新秀,变细变嫩变丰荣。

还有刘伯温的《堪舆温兴》:开睁对对贴身后,布曜双双绕穴前。父子一堂慈更孝,孙枝满眼进且贤。

说通俗点:这种龙脉属子孙脉,能埋好几代人的那一种。且每一代都能富贵绵远,大发人丁子孙,多福多寿。

《青囊经》中评价最高:进龙离祖,辞楼下殿,精神俊异,起伏低昂,如凤览德辉而下,如鸿戏水而飞……主文华弈世,满门朱紫!

五品以上为朱,三品以上才为紫……按唐代与宋辽时期官制,名符其实的宰辅之才。

再结合歌诀:平行虽云变辅弼,遇水化龙亦飞扬……意思是还能更进一步。

宰辅再进一步,还能进到哪?

不为藩王,既为反王。

照这样看,这几座山包下有很大可能是有墓的,无非就是多与少的问题。

原因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