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410章 还能认错了?

第410章 还能认错了?

的高助教。

而是高副教授,更是此次的京大教研组的负责人。

虽然所有学生都知道,他的副教授和负责人是怎么来的……

萧家文悻悻的低下了头。

分床位,放行李,换防护服,提前五分钟,宋元系和汉唐系的三十多名同学在考古舱外站的整整齐齐。

依旧是高胜东带队,葛教授、张教授,与三位助教协助。

再与年前相比,遗址区又有了不同:整座古城都被考古舱围了进去,四周有墙,上面有顶。然后又按主次顺序和具体建筑类型分区,大大小小被分为二十多块。

舱外再建舱,又加盖了两层,一为防风保温,二为存放文物,同时利于参观。

站在三楼,整座古城尽收眼底。

“面积好像不是很大?”

“是不大,但要看具体的地理位置,以及具体性质:孤悬塞外,大唐遗都。”

“这只是基于预期的一种说法吧,肯定还要考证。”

“听说已经有关键文物出土了。”

“那就很厉害了:从唐末到现在,足足一千余年,但你们看,宗庙的木匾竟然都还在?”

“听说刚发现的时候,整座古城都被沙埋的严严实实,所以才这么完整。”

“哪还需要听说?你就没发现,整座遗址都在一个大坑里,四周的沙丘还那么新鲜?”

“意思就是,这是座地下城?”

“对。”

“那当初是怎么发现的?”

“听说是用罗盘。”

好多同学都懵住了:“啥玩意?”

“就风水术士用的那种罗盘……不过我也只是听说:这里不但是唐末古城,还是首次发现的风水类型的遗址。”

“首次发现?”

“差不多。”

都是专业学考古的,稍一琢磨,顿时了然:还真就是第一次听“风水类型遗址”这样的说法,照这么说,岂不就是首次发现?

“只听说用罗盘找古墓的,从来没听过,这东西还能用来找古城遗址?”

“确实挺玄幻。”

几位教授相视一笑:还有更玄幻的。

只是大致参观一下,对遗址有个初步了解,因为没有专人讲解,三位教授也任由学生们讨论。

围着古城外围转了一圈,又看文物。

先是建筑类:石刻、雕砖、檐斗、雕梁、画栋、彩柱……

虽然是唐城遗址,但中国都城建筑一脉相承,从汉到明,各朝各代间没有过任何断层,汉唐系懂的宋元系的学生也懂。

所以,当有人认出这儿的布局,竟然与京城故宫一模一样,同学们格外惊奇,讨论的更热烈了。

“故宫是谁设计建造的?”

“督造应该是杨青,也有说是蔡信:营建宫殿使为都工。青善心计,凡制度崇广,材用大小,悉称旨……是谁设计的已不可考,但传说是姚广孝、袁珙,金忠!”

“哈哈,他们穿越到唐朝了?”

“当然不可能,但这三位都是著名相士,故宫又是皇都,所以设计之初应该借鉴了前朝的许多风水理论!”

“我估计这儿也是。”

“我明白了:这处古城,真有可能是用罗盘找到的。”

“国博这么厉害?”

“不然能叫国博?”

“但学校怎么不教?”

“不知道,可能涉及到封建迷信吧……”

三位教授面面相觑:这和封建迷信,学校教不教有什么关系?

甚至和国博的关系都不大,纯属李定安自学……

大致看了看,一群人又往里走。

当看到铜钟时,议论声戛然而止:大唐朝钟,国之重器。

只凭这一件文物,就完全可以证明这座古城的性质:大唐遗都。

再往下看,更是震憾的无以复加:金代开国大典礼器、辽代承天太后雕像、澶渊之盟国书、靖康之变降表……

所以,哪还需要怀疑:这座古城,最差也是省级以上的古建筑及古文化遗址,换种说法,毕论和毕设全稳了。

顿然间,同学们又兴奋了起来,都觉得既便条件再苦点,也不是问题。

大致参观了一个多小时,才将遗址和文物看完,高胜东又交待了几句:“今天就到这里,稍后会把饭卡和工作证发下去,都带好别弄丢了,特别是工作证……待会会有人带你们去食堂,各班班长组织好,吃完后别乱跑,集体学习……”

谭宏武胆子大点,问了一句:“高教授,学习什么?”

“让你们看看,这里的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