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毕竟这座庙建成不久后,帝国因为国库空虚,国内政治开始混乱,迅速衰落,生活在北部的g国人趁此机会建立了好几个割据政权,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帝国,终于导致了这个恢弘帝国的灭亡。
而如今,只有神庙的断壁残垣默默的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因其年代久远失修,再加上两国战争和其归属的争夺,庙宇破败不堪,只能从残存的精美雕刻中看出帝国过去的辉煌。不过,就凭它构思精巧的选址、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环境及神庙的宗教功能融为一体、精美的石雕装饰来看,就令人叹为观止。
听旁边一些做过攻略的游客介绍,帕瓦沙庙由中央圣殿、建筑基台、回廊、长厅、藏经阁、围墙、塔门、神道、壕沟、水池等组合而成——这是那个时期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帕瓦沙庙依据地形地势特征,从g国的缓坡下面建造一条笔直的轴线主干道,并沿着这条神道一级一级往上纵向布设各单体建筑,最后将供奉主神的中央圣殿设于最高处的悬崖顶端,神像虽然早已失踪,只剩下精美的基座,但不难想象,祂应该面向悬崖,代替国王俯瞰自己的国土。而其余建筑和结构都朝向主体圣殿,轴线主干道上设置了多层塔门,回廊、藏经阁、长厅等建筑对称分布在轴线两侧。因此,沿着山坡地势,帕瓦沙庙自g国山脚至j国山顶可分为4级平地、4级缓坡,神道分布于缓坡处,5道塔门及各单体建筑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两侧或中轴线的平台之上。根据那些资深游客的语言描述,我闭上眼睛,在脑中暗暗描画这座庙的大致结构图,猜测介错和封迁会藏身在寺庙的什么地方。
休息够了,游客们开始陆陆续续往里走。昂拉拉我的衣服,说:“他们的定位就在附近。”
因为我们从悬崖边的小路爬上来,并没有沿着寺庙本身修建的神道顺势参观,所以按照那些游客攻略描述的顺序来看的话,我们的行程其实是刚好相反的。刚才看到的山门,其实是中央圣殿后门,往前走才是神道所在的缓坡。我们从后门进入寺庙,越过巨石散落的坍塌处,向寺庙内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