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是担心自己看到那样的场面之后被吓着吗?
其实也还好。
知道他们这帮人犯下的罪行,亲眼看着他们被国法处置,实际上是一件很畅快的事情。
这帮人罪行累累,谁不期望着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看看在场的那些百姓激动的叫好声。
就不会觉得可怕了,只会觉得,朝廷这样做,是对的,自己能参与到这件案子里,为百姓做主,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李承乾捧着汤碗,吹了吹,喝了几口,腹中暖暖的。
李承乾放下汤碗,眼中闪烁着少年人特有的光彩:"王叔,其实我不怕。"
李复挑了挑眉,看着侄子脸上那抹倔强的神色,忽然笑了:"哦?"
“真的。”李承乾坐直了身子,捧着汤碗,眼神亮闪闪的看着李复。
“王叔您不知道,周围的百姓有多高兴。”
“长安城里被他们欺压的百姓也有,无处申诉,结果如今亲眼看到了欺负他们的人被斩首,这是多畅快的一件事。”
“罪犯遭到报应,就是对一心想要安稳度日的百姓最好的安慰。”
“不过,即便如此,我觉得,朝廷做的还是不够。”
“武德有九年了,贞观也已经有五年了,长安城,却还是那个长安城。”
李复叹息一声,伸手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
“傻孩子,治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两代人能改变的。”
“你想想,秦奋六世之余烈才一统天下。”
“大唐武德朝就做到了。”
“贞观更是治世。”
“等你将来,要承接的,就是一个盛世了,如何保持大唐的盛世,比打一个天下,更难。”
“先把安神汤喝完,治国平天下,得有一副好身板,不然身体不好的话,什么都白搭,会有人仗着你身体不好欺负你。”
李复的脸上带着笑容。
李承乾不好意思地笑了,捧起碗一饮而尽。汤药苦涩,却让他从内到外都暖了起来。
“王叔今日要启程回庄子上了,你要不要去庄子上住几日,正好休息休息。”
“真的?”李承乾眼睛一亮,随即又犹豫了:“可是朝中事情繁多,朝集使已经到达长安,阿耶不日就要召见他们了。”
“朝中有你阿耶在。”李复笑道:“十三岁的太子,也偶尔该有十三岁的样子。”
“再者说,这些事情也不是三五天就过去了,你去庄子上溜达一趟,散散心而已,马周还在泾阳县官府处理那些杂事,你就当过去坐镇,为这件事收个尾,你阿耶也不会不同意的。”
“我这就让伍良业进宫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