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挖华夏文明的根,他怎么有脸自称华夏皇帝的?”
在场的大明群臣纷纷开口,疯狂吐槽。
作为大明的臣子,他们毫无疑问都是大明统治阶层的一员,心中天然就对于大清这个取代了大明的王朝抱着极其浓重的敌意。
朱元璋吐出一口气,身体缓缓后靠,突然想起什么,看了一眼旁边的锦衣卫大统领毛骧。
“东北的女真蛮子,确定都清剿完毕了?”
毛骧多年随侍朱元璋,对朱元璋的心思颇为清楚,思考了两秒钟之后立刻开口道:
“回陛下的话,自从蓝玉大将军平定东北之后,锦衣卫已经进行了多轮清剿,但东北地区山高林密,难免还有一些落网之鱼。”
毛骧说的也并非都是迎合朱元璋的假话。
大明时代的东北,森林面积占比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这种程度的密林之中,别说是几个女真人零星躲藏了,几百上千个甚至更多女真人能从之前大明的犁庭扫穴之中存活下来都不意外。
毕竟女真人也是靠着这种本事,才能在金国被蒙古灭亡之后的一次次扫荡中存活下来的。
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道:
“好,那锦衣卫就派出一些精干的人手,去东北配合奴儿干都司的军队再好生清剿一番吧。”
“记住了,这一次朕要看到像样的成果!”
毛骧赶忙开口: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让陛下满意!”
说完之后,毛骧心中也是动起了心思。
伴随着大明疆域的不断扩张,锦衣卫这个组织机构也在不断地膨胀。
前段时间,为了更好的适应朱元璋的要求,毛骧也是从各地锦衣卫之中抽调精锐出来,组建了一支“特种部队”。
这支部队的名字,毛骧前几天刚刚想好。
就叫做——
血滴子!
毛骧抬头看了一眼金幕,嘴角闪过一丝狰狞笑意。
建州女真是吧?
尔等马上就能知道,纵然躲进了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之中,也绝对逃不过大明血滴子的追杀!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经过清风诗案之后,民间读书人对雍正的态度极为不满,更多的谣言开始浮现,围绕着雍正得位不正的各种故事越传越多。】
【这极大地刺激了雍正的自尊心,他甚至为此丢下了皇帝的脸面,专门写了一本书《大义觉迷录》出版,让天下官府组织官员士人进行学习,来表明康熙皇帝传位给他是无可置疑的正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雍正也成为华夏历代皇帝之中绝无仅有,出书和臣民们打嘴炮来证明自己正统的奇葩。】
【就连他的儿子乾隆皇帝也觉得此举过于丢脸,让皇帝的逼格都掉到尘埃里了,于是乾隆在一登基之后立刻就把雍正这本《大义觉迷录》给禁绝了。】
【事实则是在《大义觉迷录》出版后,相关传言不但没有禁绝,反而越传越火爆,举世皆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心态爆炸的雍正彻底变成了一个超级玻璃心,不单单是打压汉族读书人,就连自己家的奴才们也不放过。】
【一名八旗包衣奴才查嗣庭去江西负责做科举乡试考官,他出了一道题目叫做“维民所止”。】
【这四个字出自《诗经·商颂·玄鸟》,结合上下文的题义是“国家辽阔的疆域,都是老百姓栖息的住所”,考察的是应试士子们作为父母官的爱民之心和御民手段。】
【这本是一道非常正常、传统的科举考题,却在文字狱盛行的风气中,被人告发给了雍正。】
画面中,带着皇帝冠冕的雍正表情冷厉,用力将这份奏折丢在了地上。
“这个姓查的包衣奴才,朕是信任他才让他去当科举考官,他竟然在出题上暗讽朕!”
站在雍正面前的当值军机大臣有些疑惑,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恕臣驽钝,不知这奴才究竟暗讽在何处?”
雍正冷笑道:
“维民所止,看似正常,但你若是把其中维、止二字拿出来,那便是朕年号‘雍正’去了脑袋!”
“哼,这查包衣,出个题目还要把朕的脑袋给去掉,你说说,他安得是什么心!”
“这些混账包衣奴才,明明是汉人之身,是大清和朕给了他们当奴才的出路,他们却这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