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你小子怎么搞的啊,大汉之前不都好好的,你这儒家一用,接连跑出两个权臣来了,能不能行?】
另外一个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看着这条弹幕,脸颊肌肉抽动了一下。
若是其他人的质疑,以汉武帝的心高气傲,必然是要当场喷回去的。
但现在说话的这个可是大汉开国皇帝刘邦,是汉武帝的老祖宗!
汉武帝长出一口气,耐心地发了一条弹幕。
【汉武帝刘彻:@汉高祖刘邦,高祖皇帝,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还是因为董仲舒这个理论,适合皇帝集权!】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和“大一统”理论,给皇帝身上套了一层非常神圣的光环。
这层光环,在周公旦定制华夏礼仪的时候,曾经也给周朝历代周王套上过。
天子!
历代周王作为上天之子,乃是奉天命统治华夏,神圣性毋庸置疑。
即便是到了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虽然衰落,但这种神圣性依旧传承下来,得到华夏所有人的承认。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甚至还对此不满意,更进一步地拔高了自己的神圣性。
“皇帝”之号应运而生。
但这种神圣性,却被一次小小的偶然事件给打破了。
那是在秦朝末年,在一个叫做大泽乡的小小地方。
一个叫做陈胜的人,带着另外一个叫做吴广的人,站在了数百名因为服徭役失期即将遭受惩罚,心情忐忑的大秦黔首面前,高声喊出的一句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击碎了秦朝皇帝们身上的神圣光环。
天下群雄随之并起。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西楚霸王项羽,原本有希望接过这份被打得粉碎的神圣。
但他失败了。
一个籍籍无名的大秦亭长,奇迹般地崛起,还定三秦,鸿沟对峙,最终垓下四面楚歌!
刘邦的一统天下,彻底让从周公旦定礼开始,为天子、皇帝们身上附着的神圣性黯淡无光。
一个小小的亭长都能当上皇帝,这皇帝还有什么神圣可言!
刘邦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分封诸侯国,采用黄老之道,垂拱而治。
但汉武帝刘彻,对这种情况很不满意。
对于雄心勃勃的汉武帝而言,皇帝不应该是这样子的。
皇帝,就该像周天子、像大秦皇帝一样,是行走在地上的神灵!
神灵,就该言出法随,就该一言九鼎。
而不是像之前的历代大汉皇帝们一样,还要受到群臣的制约,还要搞什么垂拱而治。
连施展一项政策,都要和丞相、御史大夫们好言相商!
董仲舒的出现,天人感应和大一统理论,给了汉武帝这样的理由和借口。当皇帝的地位被无限推高,那一直以来和皇权对抗的相权,也就理所当然地衰落了下去。
对此,刘邦或许并不理解,但正在观看金幕的历朝皇帝们,自然是心知肚明。
【唐太宗李世民:坦白说,朕觉得这种政策吧,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偏激了。你看朕就喜欢听臣子的话,不也有贞观盛世嘛!】
【明太祖朱元璋:朕倒是觉得,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太保守了!像朕这样,直接废了丞相,那才痛快!】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姓朱的,你差不多得了。你儿子朱棣搞出来的内阁,不就是丞相的改头换面?连你儿子都不认可你的想法,你吹什么牛!】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面黑如铁,注视着朱棣。
朱棣一个哆嗦,赶忙解释道:
“父皇,儿臣可没说过不认可父皇,儿臣绝对认可,没有任何问题!”
顿了顿,朱棣小心翼翼地开口。
“但儿臣若是和父皇您一样,一天处理政务七八个时辰,儿臣是真的做不到啊!”
朱高炽赶忙道:
“孙臣也做不到,会累死人的!”
开什么玩笑,一天也才十二个时辰。
个个都像朱元璋一样一天办公七个时辰起步,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五个时辰能干嘛,吃饭睡觉都不够!
而且,还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不间断。
这样当皇帝,简直比坐牢还要惨啊。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