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中的白月光啊。
没想到,这个白月光才见面不到几次,就因为金幕的关系,被李世民给弄死了。
但金幕倒也并不是对李治没有帮助,至少现在李世民已经将李治作为接班人培养了。
故而,李治也不知道究竟是应该感谢金幕让自己将来的皇位颇为稳固,还是责怪金幕让自己永远失去了初恋?
李治微不可查地叹了一口气。
金幕,真的是改变了很多东西!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王莽杀死长子嫁祸给吕氏、卫氏的计策,的确取得了效果。】
【天下人不但没有责怪王莽,反而认为王莽为了大汉江山先后失去了两个儿子,是值得尊敬的圣人。】
【王莽的党羽甄丰、甄邯、王舜等人,还特地让人撰写文章,称颂王莽为大汉痛失爱子的奉献。】
【这些文章被分发到各地州县之中,向所有的百姓公布,还和《孝经》一起作为入学的必读文章。】
【王莽就这样利用自己儿子的性命,一步步将在天下人心中的声望升到了最高。】
金幕中,又一次的朝会举行。
王莽出列,对着上首的小皇帝刘衎和太皇太后王政君奏道:
“陛下、太皇太后,臣以为当建立明堂、辟雍、灵台等,以使天下人明礼。”
“还应当在天下各座城池之中兴建新的市场,方便百姓进行交易,官府也能征收税赋。”
“此外,还应该在长安城之中修建一万套住宅,搜罗天下才子为朝廷所用。”
“如此,天下精英尽数效忠于大汉,大汉千秋万载基业无忧矣!”
小皇帝刘衎看着王莽,脸上露出几分畏惧,不敢开口。
珠帘背后,传出了王政君的话。“国库有这么多钱吗?安汉公。”
王莽忙道:
“请太皇太后放心,国库之中还有足够的金钱。”
王政君又道:
“这几年天灾不断,老妇怎么记得一个月前还有人说国库告急呢?”
听到这里,王莽的表情微微有些僵硬。
一旁的太师孔光立刻起身,开口道:
“太皇太后,老臣以为搜罗人才是朝廷最优先的事项,其他的事项应该都为了这件事情而让路。”
王舜也赶忙站了起来,禀报道:
“太皇太后,去年的旱灾和洪灾都已经平息下来,受灾的地区都在加紧恢复生产之中,没有任何问题。”
王政君沉默片刻,道:
“既如此,那就准奏吧。”
王莽长出一口气,低头恭敬道:
“太皇太后英明,陛下英明!”
在低头时,王莽的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阴鸷。
画面一转,王莽坐在安汉公的府邸之中,看着面前甄丰、甄邯、王舜等心腹,哼了一声。
“太皇太后近来总是喜欢反驳老夫的话,看来她多多少少是有些忌惮老夫了。”
几名心腹对视一眼。
王莽的堂弟王舜咳嗽一声,开口道:
“太皇太后虽然是出身王家人,但她毕竟是刘家的皇后,想法应该还是偏向于刘家为主的。”
其他几人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甄丰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太皇太后固然会优先照顾安汉公王家这边,但王家要是真的和皇族起了冲突,太皇太后应该还是站在皇族那边。”
王莽哼了一声,道:
“皇族?若不是老夫一直以来苦苦支撑,大汉的天下早就已经完了,刘家还能当什么皇族!”
几名心腹连声称是。
王舜目光闪动,道:
“为今之计,还是要利用天下的舆论给太皇太后施加更大的压力。”
“只要天下民心所向,太皇太后也说不出什么来!”
王莽嗯了一声,淡淡道:
“那你们就抓紧去办这件事情吧。”
很快,在长安城外,一万套崭新的住宅就修建起来。
许多头戴儒冠,身着儒衫的士人们,欢天喜地的搬入了这些宅子之中,一个个都是满面春风。
“各位,这可是长安的宅子啊!”
“都说长安居大不易,没想到如今安汉公一次上奏,竟然就让我等获得了长安的宅子。”
“我等必须要上奏朝廷,让朝廷表彰安汉公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