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这朱友贞怎么想的?王翦的战例摆在眼前,就是不看?】
【汉高祖刘邦:朕当年也是和项羽长期相持,搞到项羽后勤不足被迫撤退才找到的机会,朱友贞不看历史书的?】
【隋文帝杨坚:难怪朱友贞会被列为败家子,这小子此时居然还想着修宫殿,简直就和杨广那个废物一样。】
【唐高祖李渊:哈哈哈,朱友贞自己找死,大唐的机会来了。】
【唐太宗李世民:李存勖给我狠狠地杀,将这些该死的叛贼全部杀掉!】
大明世界中,朱元璋也不由好笑。
“之前李世民还算是比较冷静客观的,现在到了大唐盘点视频,他也是客观不起来了。”
朱棣摸着下巴,有些惊讶地开口。
“儿臣在想,李存勖就这点地盘,居然能支持十万大军一年多时间,这后勤能力很了不起啊。”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你小子是不是不看史书?那都是张承业的功劳。”
“张承业,就是那个太监?”朱棣大吃一惊,“太监不应该都是奸佞的吗?”
朱元璋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
“就算绝大部分的太监都是奸佞,难道还不能出一个有能力的太监?张承业刚好就是这种人。”
朱棣摸着下巴疑惑开口。
“可历史书上也没有怎么说张承业啊。”
朱元璋呵了一声。
“那肯定是不会说的,难道要说李存勖这小子是靠着张承业一个太监的鼎力支持才能获得成功?”
为尊者讳的道理懂不懂啊!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赵岩作为朱友贞的使者,拿着圣旨来到前线。
“刘大人,陛下的意思很明显了,必须要立刻和李存勖开战。”
“朝廷这边已经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了,若是继续下去,前线不战自溃!”
刘鄩听完赵岩的话,陷入沉默。
半个时辰后,他召集麾下将军们商议。
“各位,陛下只听那些白面书生的建议,一直催促我们出战。”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认为此时还是应该继续和李存勖对峙为上,各位可有什么好的办法说服陛下?”
众将都是沉默,不发一语。
过了片刻后,一名将军道:
“大人,我们兵马几乎是李存勖的两倍,本来就不应该和他僵持。直接全军出击,定能把李存勖打得大败。”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大人,我们都出征一年多了,军队中许多将士思念家人早已经无心作战,若是继续下去,我们士气都没了。”
“大人,此时此刻就应该奋勇向前出战,而不是继续僵持。”
“大人若是愿意出战,我可以作为先锋!”
【朱友贞作为皇帝对主帅刘鄩的质疑,立刻就引发了内部许多将领的支持。】
这里就得说一下刘鄩的来历。
他曾经是青州节度使王师范麾下大将,在王师范的指挥下多次击败朱温的梁军。
朱温让葛从周把刘鄩包围,足足围困了一年时间,然后又派人劝降。
刘鄩便说:“若我主公(王师范)投降,我才会投降。主公若是不降,我便以死报效主公的大恩大德。”
几个月后,山穷水尽的王师范投降朱温,朱温让王师范亲自到城外劝降,刘鄩见到王师范之后才开城投降。
朱温认为刘鄩是个忠义之士,从此对他青眼相加,一步步提拔任用起来。
从这经历就能看出来,刘鄩并非是朱温麾下那些从黄巢时期过来的老班底,而是后来朱温争霸天下时才加入的新人。
一个资历不够的新人,如今却统领梁国倾国之师,下面那些朱温时代的老人对刘鄩怎么可能服气?
之前皇帝朱友贞、宰相敬翔全力支持刘鄩,大家也不敢说什么。
如今皇帝都摆明态度要逼迫刘鄩出战,刘鄩在朝中最大的支持者敬翔也被迫告病在家。
这些出身于朱温时代的老将,哪个还会把刘鄩这个主帅当回事?
刘鄩众人都要出战,沉默片刻后对着侍卫队长嘱咐一番。
片刻后,侍卫队长带着几名侍卫,将几十个盛满了水的杯子放在所有将军面前。
就在众人莫名其妙时,刘鄩开口了。
“各位,这是我让人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