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三这天,中队长陈飞找过来,约李战一起请假回家。
李战与陈飞在县城茶室寻了个位置坐下,空军蓝春秋常服吸引了旁人的目光。
这时走进来个女人,普通相貌但身材很惹眼,踩着高跟鞋更显腿长。
她到吧台看清楚了面对她的陈飞,顿时惊呼,“陈飞?”
陈飞抬眼望去,顿时笑了,“郑班长。”
“真是你啊!我的天,你这一身……真不敢认了哈,真帅!”
陈飞随即介绍起来,“这位是我战友,李战。这位我高中班长郑若琳。”
“郑班长过年好。”
“过年好。”郑若琳露齿一笑,“又一个帅哥哈,陈飞啊,你们部队帅哥很多吗?”
飞行员的基本身体标准是五官端正,而且还有加分最多的军装。
“陈队,郑班长,你们老同学相见好好聊一聊,我就先回去了。”
李战笑着道了别,举步离开。
郑若琳好奇地问陈飞,“你这战友也是本地的?看着很年轻啊。”
“对,他可是全师的名人了,知名度比我这个中队长都高。”
陈飞笑着说。
郑若琳说:“姐姐我现在是单身。要不把你战友介绍我认识认识?”
陈飞笑呵呵道,“肥水不流外人田,要不考虑考虑我”
“切。对了,明天同学聚会,十年了,你一定要参加。”
“没问题,坚决服从班长指示。”陈飞笑道。
.....
迈步走进八十年代风格的厂大门,李战打量着两侧的时代印记,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六十年代的瓦房,七十年代的平头房,八十年代的小楼房,九十年代的商品房,还有远处高高大大的苏联风格的厂房。
每一次回家都有穿越的感觉,甚至一草一木都在依旧叙说着岁月的故事。
“阿战?哟,建国家那个开飞机的儿子回来了!”
李战父亲李建国激动的冲屋里喊,“慧华!阿战回来了!”
李战母亲叶慧华抱着被子还没放下就跑了出来,“哪呢?到哪了?”
人还么见到眼泪先出来了。
李战到家了,上一次回家是大姐结婚的时候。
姐姐李龄和姐夫邱国豪做海鲜生意的,把大海鲜一样一样地收拾出来。
顶着华清大学学生的光环,当时也是着实的让大姐涨了面子
到了中午,慢慢一桌子菜摆上。
弟弟李响带回来一瓶五粮液,说,“哥,我奖学金买的,一千多呢。庆祝你当了军官!”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高兴,一斤五粮液喝了个精光。
李响酒量有限直接睡去了,李建国捧了茶杯出去遛弯,李龄三人开了摩托车回去。
李战把老妈叫到客厅这边坐下,拿出银行卡和存折来,说,
“妈,我现在工资有七千多,加上人才补贴八千出头。
回来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县城房价比前几年又涨了不少,我想是不是在县城买个房子。
咱们家住的是私自用福利宿舍改过来的套房,厂子这个情况,实在是没保障。
我有住房公资金,贷款买一套,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我才能放心在部队干工作。”
“你拿主意,我没意见。”叶慧华说,心里是有些反对的。
这会儿小县城里许多人对房价还没有很深刻的概念,花那么多钱买房怎么想怎么亏。
再过几年房价疯涨,这才全民恐慌起来。
李战说,“行,我下午就去转转探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