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一些。
歼-11是肯定要上的,而且大概率是最新的b型。
一想到这里,李战就有些兴奋了。
都是歼-11,但早期型号和b型是完全两码事了。
最早的歼-11是完全的组装版本,由俄方提供零部件,沈飞公司进行组装,首飞更是早在九八年就完成了的。
换言之,早期型号的歼-11与六团现在用的su-27没有什么两样,都还是那个满眼仪表的座舱,满满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既视感。
而到了b型,在吃透了su-27的技术之后,沈飞重点在航电方面进行了改进,毛子的航电系统做得跟屎一样是众所周知的。
前前后后搞了五六年,搞了近二百项改进,2006年才首飞的,与前面的型号可谓是两个层次了。
二师是广空的主力师,也是空军的主力师,当年一共两批四十八架su-27,一半都在二师。
也就是说,二师要改装歼-11的话,绝对不会是老态已显的早期型号,而会是最新的b型。
李战为很快有机会开歼-11b而感到兴奋,在确定与歼-10这个“恶棍”失之交臂后,歼-11b大概是他唯一的期待了。
空军受阅装备里,除了这个飞机,其他的他是一点兴趣没有。
反观已经能够在新闻播的训练画面上看到的一些陆军装备,李战意识到老陆的春天来了,新装备绝对是四个军种当中最多的。
海军不必说,反正船是没办法开上陆地的,况且那玩意儿没百八十年的沉淀根本成不了气候。
一艘驱逐舰从立项到下水动辄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你坦克战斗机算个屁。
正胡思乱想,警报没有悬念地响了起来。
这会儿已经中午的十二点了,再过一会儿如果还没空情,就会有另外一个飞行员来替代他。
来得正是时候。
李战拎起头盔往外跑的时候想起了二师人常说的一句话:与空情为伴。
内陆的兄弟部队飞行员们也许穷其飞行生涯也未必能遇上一次空情与外机打个交道,而在二师,隔几天没空情都会不习惯。
王牌有王牌的理由。
隔三差五和强敌这么搞,想不强悍都不行。
37号战机停在值班机位上,发动机已经开车了,和平时的值班战机没有什么两样。
轻车熟路地跳上座舱,李战在机械师的帮助下戴上头盔,把通话线怼到外输接口里,机械师拍了拍他的头盔示意结束,李战就关上了向后开启有了独立前风挡的座舱盖。
撤掉登机梯后,引导员给出可以滑出的指令。
得到塔台许可,李战没有丝毫停留,直接拉发动机转速,到了起飞值,松刹车,37号开始助跑,并且他继续把油门杆推到底,
37号战机是咆哮着助跑起飞的,起飞距离比平时要短许多。
起落架一离开地面他就收起,以降低风阻尽快获得更多的升力。
塔台指挥的是于成林,他今天也是组织训练的团领导,和六团的一名副团长组成了正副指挥员。
看到这一幕,六团的副团长林浩东带着笑说,“这是你们那个新飞行员吧,听说叫一哥?这动作还是蛮不错的,干脆利落得很。”
这会儿已经是十二点,就怕李战回来的时候会遇上不好的天气。
空情不是其他,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明显不允许飞行的天候顶着压力起飞处置空情这种情况是不少的。
飞行员干的就是和老天对着干的活儿。
你搞不掂天候,敌人搞掂了,你就只能干瞪眼。
“南指通报,三号空域出现不明飞行器,怀疑是高空慢速飞行物,查明情况后报告,此次行动由西县塔台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