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有官方背景的慈善组织在行动,其实几个在淞沪有着极大影响力的组织也在行动。
只是他们针对性更强,他们针对的募捐是仓库内的守军。
食物、药品是他们筹备的重点,以他们的手段在战时获得这样的物资并不困难,最困难的是如何和仓库内的守军联系上并将之送进去。
这只是在战场边缘的租界内,外界的目光其实也开始聚焦这里。
中方各大报纸高频度的对四行仓库这一个小小战场进行报道,中央日报甚至为此刊发了某大佬亲自命名标题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文章,号召全国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共赴国难。
远在万里之遥的西方,日不落帝国的《新闻纪事报》也刊文称:华军在沪抵抗日军之成绩,实为任何国家史记中最勇武的诸页之一!
而日本本岛的《朝日新闻》却罕见的在这一天对淞沪战事没有大肆渲染,仅是以帝国陆军已占领淞沪全境,正欲挥军直指华国东南之词介绍当日之战事。
10月27日白天这一战,中方振奋、日方受挫、西方惊讶,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聚焦在这个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战场上。
可对于四行仓库的守军们来说,他们无法考虑那么多,因为他们需要应对日军接下来的一波又一波进攻。
日本人下午暂停进攻,可不代表他们就这么偃旗息鼓了,晚上或许比白天更难熬。
夜幕降临,聚集在苏州河南岸的民众却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天色完全黑了,涌入此处达数万人的人群才陆续散去,只留了大致千人于各处的楼角弄堂之中。
楼内唯一的那部野战电台竟然收到了来自师部之外的讯息,电报内容让陆军中校思索良久之后终于选择相信,因为密码是来四行仓库之前新设,非战区司令部无人得知,而日军就算想破解,也不可能仅一日之工。
而让陆军中校选择相信的理由不仅仅只是保密级别有多高,而是那个在淞沪赫赫有名的名字,他不光是有能力做到他说的那一切,在五年前那次淞沪抗战之时,他也曾经这样做过。
当然了,让陆军中校甘冒风险做出这个选择的真正原因是,四行仓库想守得更长久,不仅只能靠官兵英勇不怕牺牲,同样需要来自于外界的助力。
仓库需要更多的药品、弹药和食物,两名重伤员也急需救治。
只是,仓库外的日军肯定在虎视眈眈,取得联系容易,想获得实质性接触却是极难。
不过,夜很长,而苏州河的河面不过数十米,并没有多宽。
其实战场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安静。
其实比还算平静的下午要热闹多了。
从入夜之后,日军方面就一改下午的安静,不再消停。
月光倒是还算明亮,但时不时被乌云遮挡,四行仓库之外乌漆嘛黑的,仓库三十米范围内的视线将降至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如果日军前来偷袭,也不知因为视线的原因要减少多少的反应时间。
于是唐刀下令沿着战壕边缘用浇上了柴油的粗木点燃了十几个火堆,企图以这种土办法来照亮仓库周围,获取稍远一点的警戒视线。
日军自然不会让仓库方面如愿,明亮的火堆是最明显的目标,一旦中方点燃,一反常态的不再吝啬,就用掷弹筒和重机枪甚至不惜动用步兵炮对着火堆狂轰,非要将之打灭。
仿佛是斗气的孩子,你要做什么,就偏偏不让你做什么。
唐刀表示完全可以理解日方这种‘孩子气’的行为,白天都被揍那么狠了,还不能让人家出出气啊!
从大约9时开始,双方就你点火我灭火,搞了个不亦乐乎。
骤然响起的枪炮声先开始把岸边已经准备歇息的中国民众们吓了一跳,难不成休息了一下午的日军倔劲儿上来了,要挑灯夜战?
看了老半天,才发现的确是日本人近乎可爱的小倔强,就是不是要真的攻打过来,而是要灭火玩。
就这!有点小可爱的样子。
直到凌晨时分,月亮重新从乌云中钻出来,视线比先前好了不少,唐刀似乎也彻底被倔强的日军打败了,或者也是因为木头储备没那么多了,终于放弃了继续点燃火堆的打算。
战场才算是重新归于寂静。
紧张了一天的仓库守军们除了各连各排安排好的哨兵,也基本都进入梦乡。
都是老兵,他们很清楚,没有充足的睡眠,身体机能无法达至最佳,任何一点神经和身体上的迟缓都可能导致你在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