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我靠成精手机成神级鉴宝专家 > 第123章 何止是一个亿?

第123章 何止是一个亿?

即便是现在,我依旧存疑:载漪册封,为何不是经承嗣父奕誌的‘瑞郡王’,而是‘端’?”

“金册和玉册我见过好几封,比如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和硕智亲王的金册,以及大连现代博物馆馆藏的七世班禅的金册,那上面都没有印,但这上面,却是双玺?”

像这种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纪念馆,虽然主项并非文物类,但肯定了解过相关文献,懂的肯定要比范会长多的多。

所以李定安很认真的想了想,“这事稍有些复杂,我长话短说:大致就是光绪成年后想亲政,慈禧却不放权,二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所以慈禧准备废了光绪……她挑来挑去,挑选最受宠信,最听话的载漪的长子为‘大阿哥’。

在这个前提下,载漪不断高升,到1894年,光绪正式亲政前昔,慈禧直接册封他为端郡王。之所以是“端”,而是不“瑞”,原因在于奕誌是嘉庆之孙,已经属于皇室远支,如果载漪继承了他的爵位,到时再立载漪之子为新帝,既不合礼法也不合体统……

光绪起初不同意,但慈禧抢先发难,下了懿旨,更是在银册上刻了印。光绪一看:这懿旨要是颁布出去了,不等于还是老佛爷说了算,他还亲政个毛线?

因此,光绪只能捏着鼻子答应,让慈禧收回了懿旨,改下圣旨。同时,又在银册上加盖了帝玺……”

众人听得半信半疑,闻馆长皱着眉头:“慈禧准备废立光绪,这事我知道,也是这个原因,她不惜与十一国开战……但这双玺?”

但稍一顿,看着肖馆长:“老肖,你满清文物研究的多一些,有没有印象?”

我要有印象,还能跟着老范和何安邦、吕本之抬杠?

他使劲的摇着头。

“有的!”

吕本之突然说,“《满文实录》中记的很详细,但到了《清实录》、《圣训》等汉字史料中,就成了语焉不详,至多提了一句:懿旨有误,因疏忽而将‘瑞’误写做‘端’……”

范会长“腾”的站了起来:“那你之前怎么不提?”

“没见到实物,我怎么提?”吕本之不疾不徐,一本正经,“你是没见过造假集团能把东西做多逼真……”

李定安差点就没崩住:明明不是笑话,他就是想笑。

也由此可知,龙纹大缸,恭慈金宝给吕本之留下的印像太深刻,估计一辈子都忘不了。

“那这三件礼器呢,还有祭拜努尔哈赤的玉斝?”

范会长也不装死了,直言不讳的问,“怎么到了载漪手里?”

“因为他去xj之前,这些东西就在他手中……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囚……1900年元旦,载漪的长子溥僎祭告祖庙,再下一步就是逼光绪退位……

但马上就要举行禅位大典了,各国列强相继声明,不同意光绪退位……慈禧和载漪一怒之下,与十一国列强同时宣战……

谁料大清败的太快,八国联军攻陷京城,慈禧与众大臣逃到了西安……即便如此,载漪依旧没有熄灭让儿子当皇帝的希望,准备让溥僎在西安登基……所以,并不只是这几件礼器,而是所有继位大典中用的礼器,都由他带到了西安,都由他掌管……

然后,他就听到了‘慈禧准备让他背锅’的风声,可能是出于对慈禧的不信任,所以他就逃了,不停的逃……先逃到xj,又逃到了安集廷,三年以后,才辗转到了阿拉善……”

“不对啊?”

范会长转着脑袋瞅了一圈,指着石器、料器,“当时逃的那么急,那这些东西他是怎么带过去的?”

“并不是当时,而是之后……”

李定安稍顿了顿,“慈禧回到京城,与八国联军议和期间,顺水推舟判了载漪和载澜流放xj……应该是自知理亏,慈禧默许兄弟二人可以迁走家产,所以在载漪的授意下,载澜帮他搬空了整座王府……”

这个……也有点太曲折了吧?

许多人都是半信半疑,正想着怎么求证,丁院长笑了笑:“不错,清史学的挺扎实,眼光也很不错,给老吴当研助完全够了……”

意思是,李定安说的都对?

那东西呢?

更用不着说……

肖馆长蠕动了一下嘴唇,指了指案子上的东西:“如果算经济价值,这些,大概有多少?”

值多少?

这倒是个问题。

因为系统压根就估的不准……

李定安还在默默的计算,何安邦冷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