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需是分别了,贾母和元春皆是依依不舍,但宫规森严,终还是匆匆分别了。
慈安宫正殿内,太后闻得贾母与黛玉已然立功,和身旁服侍的嬷嬷道:“元春是个好孩子,到底是皇家欠她的,让她白白蹉跎了这些年岁。”
嬷嬷笑道:“太后说笑了,此乃君臣本分罢,何曾有天家亏欠臣子一说?再说那贾母当日只求叫元春姑娘有幸入宫侍奉,可未曾提过什么其他诉求,况且……却也不是太后娘娘您应允许诺的呀。”
太后看那嬷嬷一眼,嬷嬷不敢再过多言语。
太后才一笑道:“话虽如此,但哀家一想到她那如花似玉的年纪在这深宫大内白白消磨岁月,还是有些不忍心罢。”
“不过这元春确是一个出息的女娃,平日里当差机敏勤谨,我看着也忍不住心生慈爱怜悯,真真就如看自己亲孙女般。”
“怎么那贾府近两辈的男人,一个比一个没出息,需的靠一介女娃去挣前程?”
说罢摇了摇头,道:“我一向觉得贾府真是要没落了,那些个不成器的,今后如何能被皇上器重,伺机中兴呢?且叫一个女娃私身大事所托,不由得让我看轻他们罢。”
嬷嬷笑道:“或许,他们也是无奈之举罢?”
“更何况,如今还有那秦家,他们也并非没有一线生机。”
太后摇摇头,端了茶水抿了一口,感慨道:“呵。别一起沉船便罢了吧,这可未必是好事。”
“至于那淑贵妃,皇上爱是真爱,可惜终不是兰因絮果,而是......哎。”
“不说这个了。总之如今也算是腾出空来了,给她找个好夫婿,也算给这好孩子一个交代罢。”
嬷嬷笑道:“能得太后指婚,真是那贾元春的福气了。”
见黛玉吃得香甜,秦昭阳心中露出姨母笑,但还记得看着黛玉,防着黛玉吃的太急一时噎着了,或者本就食量有限一时食指大动,忍不住破例般的对她而言算是‘暴饮暴食’,吃撑着了消化不良可万万不妥。
记得原书中说过,黛玉脾胃弱,吃个螃蟹就吃一口夹子肉,大家雪中吃鹿肉吃得开心,黛玉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思及此处,秦昭阳更做好决定,今日就找个太医给黛玉仔细端详一番。
不仅是因着贾府中常看的世交王太医,在宫中太医院岁医术造诣也差不到哪里去,只是不如儿科圣手郑太医,且诸皇子公主无论一些隐疾或是大患尽皆被他药到病除,医术过人,和景阳宫关系又挺好,便悄悄吩咐去请郑太医来。
一时饭毕,漱了口上茶,秦昭阳道:“饭后不急于这一时半晌,过会儿再吃茶,不伤脾胃。林妹妹你稍候些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