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贵?”中年男人扶了扶自己的眼镜有些意外的抬头道。
乔卫国急忙解释道:“如果您有粮票的话,那就是七分钱外加二两粮票一个。”
“每个烧饼都有二两多,用的也都是新鲜的猪油酥,我就赚点辛苦钱。”
中年男人还是有些犹豫,就在这时陈阳及时赶到,装模作样的好奇问道:“同志,你这烧饼咋卖的啊?”
“不用粮票的话一毛钱一个,用粮票七分钱加二两粮票。”乔卫国一本正经的热情回答:“都是刚出炉的正好吃,这位小兄弟您要不要来几个尝尝?”
陈阳故意嗅了嗅鼻子道:“嗯,还真挺香,给我拿五个我尝尝。”
说着他很霸气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五毛纸币,递了过来。
乔卫国给陈灵使个眼色,示意她收钱,自己则拿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油纸,麻溜的给陈阳挑了五个烧饼包了起来。
陈阳双手接过,立刻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表情夸张的道:“哎呀,真好吃,真香啊这烧饼。”
陈阳演技虽然不太好,但烧饼散发出的香味确是实打实的。
原本还有些犹豫的中年男人见陈阳这个明显不是工人的街溜子,竟一下买了五个,还在自己面前吃的贼香,悄悄咽了咽口水,当即一咬牙对乔卫国道:“同志,给我也拿五个,我没带粮票,用钱买。”
说着,他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一元纸币,递给了陈灵。
“好嘞,大哥您稍等。”乔卫国痛快的应了一声,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也给他包了五个烧饼,双手递了过去。
陈灵有些激动的接过钱,又将刚才陈阳给的五毛钱找了过去,好看的双目里满是喜悦。
另外一个中年男人见同伴也买了,上了半天班饥肠辘辘的他道:“同志,给我也来五个,可是你这只剩俩了,不够了啊。”
“这位,大哥您稍等一会,我这就给您现做,最多三分钟就好。”
“要不这两个,您先拿着尝尝?”乔卫国一脸热情的道。
中年男子见同伴已经拿起一个烧饼吃了起来,早就口齿生津的他点头道:“好。”
乔卫国对陈灵道:“灵儿,你帮这位大哥装烧饼,我重新做。”
“哎,好嘞。”陈灵欣然应了一声,立刻拿起一张油纸,就把两个烧饼装起来,递给了那人。
烧饼到手,那人便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咬了一口,一边哈气一边点头称赞道:“呼,真的挺香,真好吃啊!”
戴眼镜的那个中年男人吃的正香,顾不得答话,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他们的举动以及烧饼散发出去的香味,又吸引了不少工人过来。
乔卫国手里功夫不停,一边制作新的烧饼,一边招呼介绍着自己的烧饼。
看着陈阳三人吃的喷香,当下就有好几个工人要买,最少要一个,最多的甚至一口气要了十个。
一转眼的功夫,乔卫国的烧饼便被预定了好几十个。
因为一锅只能做12个,所以众人不得不围在他的烧饼摊周围等候。
这样一来,烧饼摊就成了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持续吸引更多人围观。
这其中有人刚开始是奔着看热闹的心态,但当看见那一锅锅新鲜出炉,焦黄喷香的大烧饼后,也纷纷改变了看热闹的想法要买烧饼。
做生意就是这样,人越多越红火,越是一饼难求,买的人越多。
因为大家都有从众心理,再加上乔卫国的烧饼,无论是外观还是味道也的确都很不错,所以很快便供不应求起来。
足足两个多小时,乔卫国都在一刻不停的制作烧饼,最后三百八十多个烧饼全部售卖一空。
这其中,因为大部分工人们都没有携带粮票,所以全是用钱直接购买的。
随着最后一个烧饼卖完,乔卫国也终于松了口气。
就在乔卫国开始收摊时,又有一些人走了过来,他们都是住在附近闻讯而来群众。
见乔卫国已经收摊,其中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妇女问道:“哎,同志,你怎么收摊了?不是说这里有烧饼卖吗?”
乔卫国给了个歉意的微笑道:“不好意思女同志,我们今天的烧饼全部卖光了,如果您想吃,只能等明天了。”
“哦,这样啊,还来晚了呢。”年轻妇女略有些失望的点了点头,抱着孩子讪讪离去,其他人也陆续自行离开。
看着人都散的差不多了,乔卫国对站在不远处装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