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137章 蒙古瓷只能提鞋

第137章 蒙古瓷只能提鞋

有些懵。

他自个都还没学明白呢,给别人讲课?

开玩笑的吧?

但没想到,吴湘竟然点了点头:“过段时间吧,等他把手上的课题忙完!”

金教授使劲的点着头:“好……那就说定了……”

李定安是彻底懵逼:真就答应了?

三人分开,临上车时,他都没反应过来。

但没想,还有让他更懵的。

坐进车里,吴湘又说:“我让系里组织一下,过两天你抽个空,回来上几节课……就讲这次研究的蒙古瓷。”

李定安眼睛都瞪圆了:吴教授的这个“上几节课”,和金教授的“上几节课”,有什么区别?

他扭过脖子:“老师……这……这不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吴湘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你是论文没发表,还是课题没完善?……别忘了,你也是导师助理,还领着学校的工资……”

李定安愣了愣,不说话了。

要说有没有研究透彻,研究明白,那肯定还早。但要说论点和课题,全都是他一手归纳、总结、制定并完善的,他这个项目负责人名符其实。

所以吴湘才会说,他也在给李定安打下手。

高胜东也在旁边帮腔:“师弟,这很正常的,包括我也会时不时的讲课!”

能一样吗,你本来就是讲师好不好?

李定安犹豫了一下:“万一讲砸了呢?”

呵呵……怎么可能?

就李定安的知识储备量……你当国博和故宫的研究员真就那么谦虚,见谁都叫老师?

包括他这口才……就连国博最能说,最能扯淡的马献明都经常被他怼的一愣一愣。

所以,吴湘一点都不担心……

吴湘懒洋洋的往后一靠:“砸了就砸了……放心讲你的……”

“那……好吧!”

李定安叹了口气:光是一个蒙古瓷,就可以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中西方艺术融合”、“珐琅彩与浮雕瓷”等方面延伸出十多个课题。有了

所以说,他这个“老师”,看来是要名符其实了……

西交民巷离故宫就只有两公里,转着念头的功夫,车就到了。

十数位文保员和研究人员严整以待,没几分钟,就将车里的东西一搬而空,全送到了研保中心。

前期的工作高胜东和舒静好已做了大半,剩下的就是录档,工作人员有条不紊。

“李老师,是御瓷对吧?”马献明双眼放光,“要不先让我瞅瞅?”

李定安点头:“可以!”

他也想看看,如果不靠系统,自己和权威的学者之间是不是还有差距,差距又是多大。

马献明兴奋的搓了搓手,来到了长案前。

瓷器不多,不到二十件,而相应的,每一件的特征都很明显。

“这是汉陶……”

“这是明代的瓷州窑……”

“这是清代定窑……”

“嘿……还有吉州窑?”

一件一件的看了过去,也就十来分钟,马献明就排除了其中的大部分。最后,就只剩两只晚清御窑粉彩瓶,和那两只青碗。

“储秀宫的款……说不定就是慈禧御用……”

算是精品,但对故宫来说,早研究透了,所以肯定不是这两件……

马献明再次排除,最后瞅了一圈。

好像就剩这两只没款的青碗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是一亮:看来就是这个了。

因为已经排除掉了所有的不可能……

在众人注视下,马献明拿起了其中一只:“嗨,西洋画法?”

“还是釉上青?有点像釉上画珐琅的工艺……”

“浮雕瓷,还是浅浮雕?倒是少见……

浅浮雕?

高胜东听的有点懵,说实话,他是真的

心中疑惑,他刚准备问,却被李定安轻轻的捅了一下。

他不知道,不代表没有,更不代表京大没有覆盖到相关的知识面。

只是因为这玩意绝了迹,连相关的工艺、记载也一同消失,所以资料中只是像征性的提了一句,学校基本上不会讲授。

所以,问是绝对不能问的,不然就等于自揭其短。

高胜东猝然醒悟,只觉脸上发烧:怪不得这两碗并非常见的浮雕瓷的胎刻工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