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山让明月介绍一下席面的菜肴。
明月站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报了一遍菜名,“这道土鸡菌汤,选用的是高岗独有的新鲜菌菇,还有这道菜里的黑木耳,朵儿厚,爽脆,也是高岗的特产,慕总,您可以品尝一下,看看您吃过的山珍海味,和高岗的农家饭,哪个好吃!”
慕延川笑了笑,拿起筷子,“来,大家开动吧,一起吃,一起品尝。”
慕延川夹了一筷子红烧鲤鱼脊背上的鱼肉,放进嘴里。
入口即化的新鲜鱼肉,味道却一点也不寡淡,鱼肉的清香中透出一丝咸香,还带着一股油炸后食物独有的焦香味,勾人食欲。
他又夹了一块土鸡汤里的菌菇,放入口中。一嚼,就知道菌菇不是泡发的,嚼起来很有韧劲儿,仔细品来,还有种香甜清新的味道。
咽下菌菇,他夹起一块酥肉。
蒸制得软烂的酥肉入口即化,咸度适中,调料味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刚刚好能把味蕾的感觉上升到最佳状态。
很久没吃过这般可口的饭菜了,就像明月说的,山珍海味,食材虽贵,可吃多了,只剩厌烦和油腻。倒是这样的荤素搭配极为合宜的农家小炒,炖菜,吃起来舒服,令人回味无穷。
慕延川看了看身旁的阿元。
这小子,居然只顾着吃,不记得他这个老总了。
旁观其他人,亦是如此,一个个香甜地吃着菜肴,脸上露出幸福的表情。
想到这桌菜全是她一人做的,慕延川不禁愕然顿筷,朝对面吃相斯文的明月望了过去。
和初次见面一样,秀气明媚的样貌,朴素大方的穿着,头发在脑后束起马尾,简简单单的,毫无修饰物,看起来眼睛极为舒服。
这就是他的女儿吗?
明月。
你可知道,我是谁?
明月早就察觉到慕延川的目光,环绕在她身上,她佯装不知,低头默默吃菜,只想尽快走出这间屋子。
终于,看大家吃得差不多了,她放下筷子,起身,“村长,慕总,不好意思,我先回厨房了。”
宋家山摆摆手,朝明月投去感激的眼神,“快去,快去吧。”
明月起身离开。
“慕总,还吃的习惯吗?山野小菜,不成敬意,只求您能填饱肚子。”宋家山说道。
慕延川把视线从厚实的门帘上收回来,笑了笑,伸出大拇指,“味道很好。”
宋家山哈哈一笑,到门口喊自己媳妇进来收拾宴席。
村长媳妇领着几个村妇进屋拾掇,原本坐着的人纷纷起身走到一边。
阿元趁人不注意,走到明月之前坐的位置,拿起桌上的一双木筷走了出去。
第114章 他,怎么来了
明月回到伙房,发现关山已经走了。
伙房里蒸锅还在冒着白烟,明月得知小琴她们还没吃饭,就做了一锅杂烩菜,让辛苦了大半天的农妇们吃上一口热饭。
过不多久,村长媳妇她们收拾好回来,明月就向她们告辞,“婶儿,我回学校了。”
“成,那你回吧。哦,这是给你和郭校长的小酥肉,别嫌少啊。”村长媳妇把一包炸好的小酥肉塞给明月。
明月没有作假,她大大方方收下,向村长媳妇道谢,然后和小琴她们打了声招呼,就先走了。
回到学校,郭校长和宋华刚收拾完饭桌,看到明月回来,免不了一番询问。
尤其是问到远方来的贵客,郭校长显得很是期待:“怎样?他愿不愿意给咱们高岗投资啊?”
明月放下酥肉,回忆了一下饭桌上的情形,摇摇头,“我看悬。”
“哦。”郭校长神情失落地坐下。
快言快语的宋华忍不住牢骚道:“我看也不行。光是这几小时的山道,吓也把他吓住了。没半途回去算是给咱们面子,唉,就是可惜了那桌宴席,那些招待用的肉,菜和鱼,都是村民的心血。”
想起刚才堪称丰盛的宴席,又看到学校锅里连块肉丁也没有的咸疙瘩汤,明月心下恻然之余,又不禁感到愤怒。
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既然没有投资的意愿何必来高岗考察呢。来一次,折腾一次,他们倒是没什么,爬个山就当度假,当锻炼身体了,可这些穷得叮当响的村民却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今天的宴席,没个几百块拿不下来。高岗村每户的年收入也就一千多块,一次宴席顶上一户半年的收入,怪不得宋华婶儿会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