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黄巾残党。
到了中平六年春,夜夜笙歌的天子便会驾崩,乱世也会随之到来,留给刘备以及吴郡的时间并不算多。
因此,陶谦被定为徐州州牧的用意,无疑是为了遏制中原黄巾残党。
而吴郡的耕牛数量之多,亦是令卢植为之咂舌。
回望过去,明显感受着刘备集团的迅速扩大,李基的脸上几乎是不自觉地时刻挂着笑容。
可以说,在卢植看来吴郡几乎是产生了翻天覆地一般的变化。
这在李基看来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想要在这个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吴郡粮食产粮,那么粮种便是关键中的关键。
这种情况下,朝廷根本就无力平定四方之乱,置之不顾又只会让大汉威严沦丧得更快,将军政大权进一步算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尤其是上一年李基假装被节杖敲了一下只能装病,今年李基自然是过了个尽兴。
只是,原本卢植以为能够在吴郡见到山越已是相当诧异的事情,没想到随着与刘备、李基一路同行地在吴郡参观,卢植却可谓是越看越心惊。
且为了保障徐州那一条流民通道不会被影响,刘备在得知陶谦上任徐州牧后,亲自数次前往徐州拜访陶谦。
‘陛下,若你采纳臣之荐举,纳李子坤为心腹,以国事相托,未必不能重振朝纲,何以至此乎?’
不过,筹备已有半年的刘焉,开年便给整个大汉朝廷来了个大活。
即便对此已经早有预料,但看着大汉朝廷那虚弱无力的状态,李基依然不禁暗自叹息。
即便这些田地由于刚刚开垦的原因,肥力还略有些不足,那可都是能够耕种,能够让生民饱腹的良田啊。
即便偶有几个能力心性俱佳之辈,如此环境之下也是难有作为。
只是,卢植也知道此事只能是徒留叹息之余,心中对于那些宦官阉狗更恨几分。
此刻的陶谦能被朝廷委以重任,自然还不是李基原本印象之中那个似乎完全无害的送家老头。
浑然天成且环环相扣的水利,几乎将整个吴郡大半片区域都化作了拥有开垦价值的沃土。
这一现象已经越发凸显得明显了许多。
至于各地频频来报的乱象,朝廷只能开始选择大肆下放军政大权,并且比李基记忆之中的原轨迹更早地任命了一批州牧,以指望通过州牧之策平定四方之乱。
不知卢植为何兴致骤然下降的刘备,也只能是在带神色略显低沉的卢植花费了几天功夫粗略转了一圈吴郡后,便是带着卢植返回吴县休养。
(PS:这里提一下朱符,朱符是朱儁之子,且在历史上这个时期前后担任了交州刺史。
又是一年新年。
顾雍、郭嘉、孙乾、糜竺、徐盛等人的加入,无疑让刘备麾下也开始显得人才济济。
至于大家所熟知的士燮【同谢】是交州士族,他从来没有担任过交州刺史或州牧,但由于汉末战乱的原因,士燮的家族渐渐掌握了交州实权,所以士燮才成为交州的无冕之王。)
其中,幽州以及交州都是大汉边陲之地,朝廷急着定下州牧自然是为了防备动乱。
春耕期间,此前无数为此忙碌了许久的官吏、士子、劳力都可谓是一直湿了眼眶,就连刘备也是暗自拭泪不止。
尤其是衮衮诸公要么是野心勃勃,要么便是碌碌无为,要么就是贪婪成性。
并且朝廷所派往益州的信使,没有一个能够活着离开,对外皆宣称是被米贼所杀,刘焉也是对外坚称从未见过汉使。
屋漏偏逢连夜雨!
若非那阉狗左丰以节杖砸中李基之头,又如何会导致这一番荐举就此做了废?
更重要的是,纵使已是冬季了,依然处处可见有百姓正热火朝天地开垦良田,就等着来年开春进行耕种。
而在如此的时局纷变之下,吴郡那动用了数十万流民“以工代赈”所开拓的水利,终于产出了甜美的果实。
咱家主公的魅魔本事……见长啊!
幽州州牧刘虞、荆州州牧刘表、徐州州牧陶谦、交州州牧朱符。
可谓,粮种只能是全凭运气去寻找,或者是慢慢地进行培育了。
而在春耕初步告一段落,代表着中平二年无数的流民也真正成为吴郡有田有地的百姓后,李基更多的精力反倒是渐渐放到了岛夷之上。
在提前便开始准备的情况下,关羽已经组建训练了一部由无牵无挂的汉人以及山越青壮组成的三千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