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做的政绩,实则始终都是在李子坤所做的框架之中缝缝补补,就连最终结果都始终在李子坤的预料之中。
巨大的落差感,让顾雍不免得产生了几分自我怀疑。
听到这里,顾雍莫名觉得原本有些萎靡的心情好上了不少。
只因顾雍在府衙之中的地位,那完全就是小牛拉大车,拿着小吏的俸禄干着郡丞的活。
并且以着顾雍的出身,未必愿意到岛夷那种未开化与未开发的地方去呆上个三年五载。
‘原来,我没日没夜地忙碌了如此漫长时间所做出的政绩,仅仅只是拾子坤先生的牙慧?做的也仅是些子坤先生所看不上的琐碎小事?’
“辛苦了。”
“李郡丞,此乃新田之册,请过目。”
只可惜,顾雍不是贾诩,否则的话定然知道在当值期间往往喝上一杯李基亲手斟的茶都是需要付出沉痛代价的。
“吴郡能开垦多少新田,能安置多少流民,基若是不能了然于心,早早做出规划,那才是失职所在。”
“那李郡丞是如何得知这个数字的?”顾雍的语气依然有着几分困惑。
“诶,此间仅有你我二人,元叹故作那疏远姿态?”李基故作不悦地开口道了一句。
而顾雍心潮澎湃之下,略加思索后,开口道。
只是碍于人力开垦良田的效率问题,现阶段最多也只是让吴郡新田翻个三倍左右罢了。
换而言之,那几乎便是要求这个副手,必须具备从零开始对岛夷进行方方面面的治理的能力。
当时,在做出这一个水利计划之时,李基便能知道完成后极限能将吴郡现有的田地面积翻五倍有余。
但凡有才者,必有傲气,更何况是负责了吴郡一年有余各种琐碎繁杂政务的顾雍,渐渐也已经是处理得井井有条之余得心应手。
“有过之而无不及,远胜雍多矣。”顾雍答道。
就连过去李子坤那似乎不当人子那般将大量琐碎政务丢给自己的行为,顾雍骤然间也觉得或许李子坤的本意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把自己当成牛马那样使用。
就算是附属国臣服,那也是需要配汉印绶,从名义上就确认附属国实际也是汉臣的大义。
“元叹有着百般优点,就是太过于谨慎小心,直呼子坤即可。”
之所以大汉不要异族的土地,纯粹只要汉大善人看不上那三瓜两枣,认为开发或迁徙百姓所需要消耗的钱粮远远大于产出的。
李基笑着摇了摇头,道。
须知,李基曾实地考察过吴郡地形,然后才推演出了现阶段可堪最为完美的水利规划计划。
只是,眼下似乎是个好机会。
李子坤居然愿意向朝廷举荐我,并且还是与李子坤同起同坐的郡丞?
这让原本还只是逢场作戏地敷衍李基的顾雍,顿时就自内心涌现出了浓浓的感动。
李基笑吟吟地说着,只是不等顾雍退下。
李基以着亲近与重视的口吻说着,这让顾雍心中其实也是有着几分触动。
君子论迹不论心!
无论过去李子坤的想法如何,顾雍骤然觉得李子坤当真乃是真君子也,且对自己也确实是有心照顾以及提携。
顾雍原本眉眼间那带着几分少年心性的眉飞色舞,顿时就全部就消散不见了,板板正正地朝着李基递上竹简,道。
而吴郡之中目前具备这种能力的文吏,可谓是屈指可数,否则仅凭关羽这一位武官纵使去了岛夷,恐怕也只会觉得一片荒芜,不知从何开始下手治理。
可以说,关羽率众前往岛夷的时机已经相当成熟,但却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何能像现在这般,刚一及冠就被委以一郡重任。
顿了顿,李基带着几分无奈地开口道。
如果说有些东西与顾雍预料的大有不同,那就是一郡之事务却是多得顾雍头皮发麻。
“李郡丞,近半年所开垦的田地都已经登记造册且完成了统计,你可知吴郡的良田多了多少?”
李基是准备对岛夷实施治理以及开发的,如此一来就必须要给关羽配一个擅于处理方方面面杂事,且对农业、手工业、汉律等等都相当熟知的副手。
“是,李郡丞。”
“新田登记统计都是元叹负责,且元叹大概是刚刚得知最终结果便过来了,我如何半途看之?”
旋即,满脸兴奋的顾雍径直就冲了进来,激动无比地握着李基的手,道。
李基一边说着,一边眉眼间不禁露出一抹笑意。
就知道你们这些世家子盘根错节,藏着掖着,不诈你一下,轻易就不会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