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暗赞,却未冒然救人,而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何栖云在金军重重看守下不能突然消失,要趁乱劫出才不会引人注目。
*********
三月一日,天晴无风,测历为吉日。
杭州紫阳山下,旗帜飞扬,兵戈林立,三万禁军列阵,铠甲鲜明,军威严整。
靠山的北面,搭建着一座长宽约数丈的高台,铺以红毡,四围悬挂龙旗,台子正中摆放着一张明黄龙椅,在阳光照耀下灿耀出夺目的光芒。高台四周,近百名禁军挺立在龙旗下,身姿凛直,目不斜视,透出一股沉肃威严的气势。
高台下,近百名文武官员整齐排列,恭候新帝的登基大典。
时辰已到,宣徽使高喝:“鸣鞭,奏乐!”
鞭响三声,鼓乐大作。宣徽使又高喝:“升御座!”
肃穆的乐声中,赵构身着皇帝冠冕朝服,端坐在御辇上,由两列内侍簇拥着从紫阳山庄行出,近得登基典礼的大场,步下御辇,踏上文武百官列阵中间的红地毯,缓缓登上高台。
三万禁军与百官齐叩,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构端坐龙椅之上,英俊脸庞端严肃穆,眼底却掩不住激动之色。命运难测,他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竟能坐上这龙椅。山呼万岁震耳欲聋,脚下伏拜着数万人头,从此后,他便是天子,掌控着这世间万民的生杀大权。赵构首次感觉到,站在权利最高峰的滋味竟是如此美好!刚刚登上皇位的康王不由有些陶醉了,万丈雄心似是在突然间凭空拔起。
高台下,即将上任的中书侍郎(副相)丁起微微抬头,将新帝踌躇满志的神情望入眼中,顿时划过一抹讥讽。他的目光越过龙座上的那男子,遥遥扫向山顶,对着心中真正认同的主君,深深叩拜下去。
紫阳山上,名可秀悠立于一株苍松之下,风姿挺秀优雅,目光扫过山下黑压压跪拜人头一片,耳中万岁之声震天,她唇角淡淡一勾,目光望向天际,明眸立意,高远恢宏。
靖康二年三月一日,康王赵构登基,改元建炎,诏告天下。
建炎元年三月二日,赵构颁诏成立北征行营,任命种瑜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北征行营指挥使,总领北方御敌军事。
南方新宋政权的成立,在金军统帅中掀起了巨大波澜。
东西两路金军主要将领在完颜宗翰的帅帐中召开军事议会。
宗翰眉骨锋棱,道:“宋人京城被攻破后,北方本已摇摇欲坠,但赵构突然在南方称帝,北方宋军也蠢蠢欲动。我军携带大量财帛,关押上万俘虏,宜尽早押回国内。否则,将成为我军行进的包袱,不利作战。”
众金将纷纷赞同。连向来与宗翰唱对台戏的宗辅也赞成,道:“我等奉皇上之命出征,此番征宋目的已达到,应尽快回京向皇上复命。”他心底真实的想法却是为了避免宗翰攻宋的功劳越做越大,自然赞同越早北归越好。
宗望却皱眉道:“我军若撤,东京岂非再度落入宋人之手?”
宗翰阴冷一笑,“南方宋人可以立皇帝,咱们也可扶持一个非赵姓的大臣做傀儡皇帝。”
完颜希尹熟读汉人史典,立时附掌赞议:“左都元帅此计甚妙,此所谓以汉制汉!”
宗翰又道:“我军虽然打下东京城,但两河之地和西北尚有几十万宋军未击溃,与其等宋军会合起来围攻东京,不如将东京城留给投降的宋人来守,我大军主力则开拔出去,先发制人,将宋军各个击破。”
“好!”宗望拍腿大笑。
卫希颜在暗处微微点头,这完颜宗翰果然计略精明,只可惜这天下之棋非是你一家所下。无论是雷动或是名可秀,均不会容你这般轻易地实施了以汉制汉之策。
她望了望天色,金寨中已亮起营火,她唇角微勾,心中有着隐隐的预感:今夜,将会很热闹!
作者有话要说:
前几日较忙,误了更新,让同学们久等了,抱歉:)
三月风云
北方的三月,依然阴寒,夜风中的金营更透出一股冷厉之气。
夜半三更,寂静无月,营帐外火把熊熊。
突然一声长啸,雄浑震撼,惊马嘶鸣。
啸声未落,金国国师萧翊淡漠语调在金寨东南响起,“雷堂主既然来了,何必躲藏不见。”
啸声顿止,雷动狂肆长笑,在夜空中如惊雷滚滚,“中原之地、皆我汉家之土,雷某何需隐藏!”雄奇身躯现于营寨高空哨台,负手傲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