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一朝一夕行成,步调太快、太大,自然是要引出沉浮已久的其他‘隐疾’。
他也只能在心里道一声,可惜了。
如果在给赵曦十年成长的时间,说不得范仲淹的新政就可以完美实施下去了。
赵曦已经在便宜爹近日来的神情中看出新政的结局。
宋仁宗搞新政是为了铲除弊政,富国强兵,可新政在推行期间还没出什么政绩反而被闹得派系倾轧,朝中一片乌烟瘴气。
对于新政,他显然是心底动摇了。
如果一国之君都心底动摇,那么下边干活的人自然也是心灰意冷。直到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自请外放,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轰轰烈烈一年多的新政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不过好在范仲淹被叫停,但新政没有停。
四岁大的赵曦,除却大朝会以及一些特殊日子,多数都被他爹带在身边教导。
他爹最初只是因为他表现的过于聪慧,有心培养才一直带在身边。
可这两年他爹虽然一直不停的‘耕耘’,却一直没有新的皇子降生,对他的教导也就更为上心。
......
这日,因年关将至宫中众人都是脚步匆匆,一片忙碌的景象。
张贤是宋仁宗在赵曦三岁时为他专门挑选的内官,今年十一岁了。
这日赵曦原本在福宁殿陪着他爹看劄子,他爹被翔鸾阁的张娘子叫走了。
既然便宜爹不在,他自然不愿一个人待在福宁殿中,准备带着张贤回庆林阁找他母妃。
往常从福宁殿回庆林阁的那条路今日不知什么原因,暂时不让行走。
“张贤你找人去看看前面发生何事?”赵曦虽是四岁的小童,但与生俱来的威严并不容忽视,身边随侍的宫人无人敢不敬他。
不多时,一十来岁的内官小跑回来,平缓呼吸后:“三皇子,前边说是因为翔鸾阁的八公主在这条宫道上出事了,被张娘子命人封锁不让任何人出入。”
赵曦身着一身月牙白的长衫,外罩着一狐皮斗篷,单看容貌当真是如同小仙童一般。
只是对上他那沉静的目光,再也不会跟仙童联系在一起。
“换条路。”
“是。臣这边有两条路可以回庆林阁,一条可以抄小路,只不过途径四司,有些嘈杂。一条则是要路过翔鸾阁。”张贤恭敬的回答着。
赵曦沉思片刻,不想沾染不必要的麻烦。
“走小路。”
走到一半时,突然一声巨响,赵曦只觉得脚下的路都好似在摇晃。张贤等人听到响声赶忙近前将赵曦围起来护在身后。就连被宋仁宗安排在赵曦身边暗处的暗卫也现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