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太后没说话,嘉庆帝于是便决定将自己此行遇刺之事给告诉了她,想要借此事让太后改变对江晚的看法。
一开始他是没打算将这件事情告诉太后的,怕太后知道了担心,但如今他觉得,若是他不将这件事情告诉她,让她知道江晚为他做的一切,太后怕是会因为他而厌恶江晚。
嘉庆帝望向脸色冷肃的太后,与她说道:“母后,若不是惠妃,您怕是再也见不到朕这个儿子了。”
太后闻言,微微拧眉,不解的看向他:“你这话什么意思 ?”
“儿臣此行遇到了刺杀,是惠妃她救了儿臣,替儿臣挡下了那致命一箭,为此她险些丧命。”嘉庆帝缓缓开口说道。
“什么?!你遇上了刺客?”太后听到说自己被人刺杀,顿时吓得站了起来,关心的询问道:“那你没事吧?有没有受伤?”
她说着,上下打量着他,检查他的身体,想要知道他身上是否有伤。
也不怪太后听到嘉庆帝遇刺会心里这般着急担忧,因为她的长子便是被人刺杀而殒命,她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害怕另一个人儿子也失去,白发人送黑发人。
嘉庆帝见太后这般紧张担忧,忙解释道:“母后您看儿臣像是有事的人么,您不必担心,儿臣一根手指头都没伤到。”
听他这么说,又见他生龙活虎的模样,的确不像是身上有伤的人,她悬着的心总算的放了下来。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太后询问道。
“是老六以前留下的旧部做的。”提起这个,嘉庆帝就有些恼火,那些人险些要了他的命,还伤了江晚。
虽说六王爷已经死了,刺杀嘉庆帝的人不是他指使的,但是那些人都是他以前的部下与追随者,他们来刺杀嘉庆帝为的就是替他报仇,所以嘉庆帝自然将这些事记到了他头上。
若非六王爷早就死了许多年,嘉庆帝定然不会让他好过。
听到嘉庆帝被刺杀与六王爷有关,太后恨声骂道:“那个老六!都死了这么多年了,还不安生!”
太后生平最恨的有三人,第一个人是偏袒皇贵妃母子,想要将属于她儿子的皇位传给当时的皇贵妃之子的先帝,至于剩下的那两个人,则是皇贵妃母子两人。
若非皇贵妃母子,她的长子也不会死,所以她如何能不恨他们。
嘉庆帝安抚太后道:“如今他人都死了那么多年,尸骨早就化成了白骨,就是骂他,他也听不见,母后您莫要动怒了,左右儿臣没事,如今还好好的呢。”
太后轻哼一声,道:“真是便宜他了,若非他死得早,哀家定然不会让他好过。”
别看太后如今看着慈和,但是她可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不然也不会在充满算计的后宫中活下来,甚至帮助儿子当上的皇帝,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你方才所说的惠妃救了你,是什么意思?”太后想起方才嘉庆帝说的话,不由得与他询问。
“母后,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嘉庆帝将江晚是如何救他,替他挡箭的事情经过向太后描述。
虽太后不在现场,没有亲身经历,但是听着嘉庆帝的描述,她能想象得到当时的情况有多 么凶险。
若是、若是江晚不替他挡了那致命的一剑,她的儿子,怕是要……
太后根本不敢再继续往下想那个若是江晚不替嘉庆帝挡箭,后果会怎么样。
“母后,若非惠妃,儿臣这辈子怕是无法应有一个子嗣,我们母子费尽千辛万苦才得来的皇位,怕是只能传给一个外人。她不仅替儿臣生了辰儿,还救了儿臣一命,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让朕为她守身如玉么?”嘉庆帝反问道。
一开始,他也与太后一般,觉得要自己一个皇帝为一个女人守身如玉这种事情实属荒唐,但是自从他看清了自己的心后,他想了很多事情,才惊觉,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与她所求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她想要的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罢了,难道他的一条命,还不值得么。
况且他对她也并非没有情意,有何可纠结的。
嘉庆帝的话,将太后问得说不出话来。
儿子说的话,她如何能反驳。
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