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现在女儿竟然靠自己写话本,给家里买了个铺子,他们也真的是无用,没能给女儿好的生活,还靠女儿写话本,给他们买铺子。
“好了娘,我既是沈家的女儿,自然要为家里出一份力的,而且这个也不单单是我一个人的努力,面摊上的事情还有家里的活您和海棠都抢着做了,我才有时间写话本,这个铺子呀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努力才能买下来的。”
沈妙之笑了笑,出声安慰着沈母。
沈逸和海棠也都朝她连连点头。
他们都是沈家的一份子,自然是一起努力把自家的生活过得更好的。
“好了娘,今晚咱们就早点休息,明日爹也一块去城里,我带你们到咱们家的铺子里看看。”
既然铺子已经买下来了,自然是要赶紧想想怎么规划整理一下,早日就可以开业了。
而且做酱料的东西还有锅子什么的,需要用到的东西,明日也可以一起带到城里去,以后晚上也就不用拉着那么多的东西回来。
“好,好。”
沈父和沈母激动的点了点头,沈母连忙又转身进了厨房,盘算着明日要带些什么东西去城里,免得明日早上起来手忙脚乱的给忘记了可不好。
海棠见状,也跟着一块进了厨房去给沈母帮忙。
晚上,沈家人都是在难以言喻的激动心情里度过的。
翌日一早。
沈父还有沈逸也跟着一起出门,今日沈妙之说了,要带大家都去自家新买的铺子里看看去,让大家都去。
沈父和沈母一脸喜气洋洋的模样。
昨晚知道这个铺子是沈妙之靠自己写话本赚到的银子买的,也就放心了。
两人昨晚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待到了半夜,也想明白了。
女儿说的没错,他们都是一家人,大家都往一处使劲,他们家的生活肯定都会越来越好的。
沈妙之刚刚回来的时候,他们心里对这个女儿满是亏欠。
所以家里一旦有什么好东西,都先想着她,又生怕她受了委屈。
毕竟从千金小姐到农家女,这样的转变,不是谁都能接受得了的。
但是现在自从女儿回到沈家,他们也能感受到家里不论是氛围还是条件,都是越来越好。
沈逸读书也是越发的勤奋,日日都是看书到半夜,将来科考必定也能得一个好的名次,这日子真的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到了城里,沈母还是坚持先出摊,有不少老食客们已经在等着了,赶紧先忙活起来。
沈妙之也不催促,有生意自然是要先顾着这边的,等下午早些收摊就是了。
心里想着自家的铺子,沈家一家人都很高兴,脸上时时都是带着笑意。
忙活了一个上午,总算人渐渐少了起来,沈妙之看着也差不多了,连忙催促沈母,今日可以先收摊了,铺子那边也还需要在归整归整。
早一些弄好,也能早一天开张。
沈父也是乐呵呵的应和着沈妙之的话。
“闺女说的没错,咱们今日就早一点收摊,一家人一块过去看看。”
沈母也不好拂了女儿的意,点了点头。
几人便开始动手,很快就把东西都收拾好了,沈父驾着牛车,沈妙之坐在车上,不断的给他指路。
没一会儿,便来到了铺子前面。
跟他们之前的摊子距离的也不是很远,到时候一些熟客过来吃东西还是挺方便的。
沈妙之打开了大门,沈父和沈逸忙着把牛车上的东西都搬进店里,沈妙之带着沈母还有海棠先迈入店里,带着沈母先到处瞧了瞧。
沈母满脸的欣喜,沈妙之看得出来,沈母应该也是很喜欢这里的。
昨天沈母还心疼银子,但是现在看到这个铺子,真真实实的感觉到这个铺子已经是自家的了,还是很高兴的,早就忘记了沈妙之花光了银子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后面有间屋子,平时可以住人,到时候沈逸科考,也是需要住到城里,也不用再另外花银子去住客栈了,真好,住客栈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呢。
沈母已经越想越远了,差不多把自己能想到的事情都规划了一下。
还拉着沈妙之,细细的说着她的想法。
沈妙之和一旁的海棠都安静的听着,时不时的微笑着附和两句。
虽然把手里的银子都花完了,但是沈父和沈母能那么开心也是值得了。
“之之,还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