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水关前,益州军大营。
帅帐之中,张绣、诸葛亮、庞统三人都显得很轻松。
上庸的战报传来了,结果让张绣非常满意。
魏延徐庶大军将上庸城包围。
上庸太守申耽,一看大势已去,没有西城和房龄呼应,纵然他粮草充足,申家在上庸也根深蒂固,但最终会败。
而等到那个时候,申家恐怕就在上庸无法立足了。
于是他便归降了魏延徐庶。
可是没想到,这竟然是申耽之计。
晚上,申家突然造反,围攻太守府。
整个上庸城一片混乱,整整一夜血战。
天亮的时候,喊杀声终于停了,申家叛兵被全部歼灭,魏延大怒,除了斩杀申家参与者之外,所有家眷都被押解到荆州为奴为婢,从此之后,上庸再无申家。
张绣、诸葛亮、庞统自然明白其中原因。
这当然是最好的解决申家的办法。
“主公,上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魏延徐庶大军的粮草也要从这里供应,因此,当有人驻守!”诸葛亮说。
“不知孔明可有人选?”张绣还是觉得他麾下人才有些欠缺。
关键是如今地盘越来越大了。
“上庸太守,倒有一人非常合适!”
“不知是哪位贤良?”张绣知道,诸葛亮能看得上的,绝对是人才。
诸葛亮看了看庞统,笑着说:“庞德公之子,士元之堂兄,庞山民!”
“好!”张绣连连点头,虽然以前历史中,对庞山民的记载很少,可就凭是庞德公的儿子,诸葛亮引荐,这便足够了,“本将军封庞山民为上庸太守,即日上任!”
“多谢主公!”庞统向张绣行了一礼,“堂兄政务精通,必能治理好上庸,只是在军务方面,还应派一员将领协助!”
“这个士元不用担心,元直已经推荐了一位,他叫寇封,是军中一位军司马,这一次负责押运粮草,元直发现其文武双全,举荐他为上庸校尉,并继续负责为大军押送粮草。”
“寇封?”庞统皱起眉头想了想,“主公,可是长沙郡罗侯寇氏之子?”
“正是!”张绣点了点头。
对于寇封的认识,张绣知道的比徐庶还要清楚。徐庶推荐,他当然会同意。
“此人我听说过,武艺高强,勇力过人,性格刚猛而又不鲁莽,为上庸校尉的确合适!”
“主公……主公……”
正在这时,胡车儿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情报。
“可是张辽送来的战报?”
张辽和霍峻率领一万大军离开大营已经三天了,昨天就应该到达葭萌关,因此,张绣、诸葛亮、庞统三人,都在等待消息。
“主公果然神机妙算,这就是张辽将军的战报!”胡车儿这家伙也学会了拍马屁,但他的话让张绣感到有些无语。
在诸葛亮和庞统面前,他哪里有什么神机妙算啊?
张绣接过情报,只扫视了一眼,便兴奋起来。
“好,好啊!张辽霍峻不辱使命,已经拿下了葭萌关!”张绣一边说,一边将战报递给了诸葛亮和庞统。
两人看完之后,脸上也都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现在的庞统和诸葛亮都还年轻,做不到宠辱不惊。虽然突袭葭萌关,刘璋张鲁都不可能想到,但那毕竟是险关,如果突袭不成,强攻很难成功。
现在终于拿下来了,当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主公,现在我们可以和刘璋、张鲁耗一耗了,虽然他们都可以据险而守,但不着急的却是我们!”庞统满脸都是笑容。
葭萌关、剑阁、白水关对益州和汉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初刘璋杀了张鲁的母亲,张鲁点起汉中大军四万,攻打益州。
可是张任、泠苞、邓贤、刘璝等四将,守住剑阁和白水关,让张鲁无计可施,只好作罢。
而葭萌关与这两关呈品字状。
从汉中进兵益州,攻破剑阁和白水关之后,才会面临葭萌关。
现在张绣占了葭萌关之后,张鲁非常难受。
剑阁和白水关对汉中来说是天险,可对葭萌关来说,作用不大,因为这在后面呀!
而对于刘璋来说,一旦汉中向益州出兵,他便没有任何天险了。
张绣马上让裴元绍给葭萌关运送了三个月的粮草。
三个月之后,若是能够拿下汉中,那么,葭萌关的粮草可以从上庸运来。
如果没有拿下,便继续从这里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