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效忠朝廷的心思。”
“想那蔡邕是天下士人的表率,竟然也依附董贼,与华羽交好,朕很是心寒。”
太尉马日磾安慰刘协道:“陛下勿忧,此番袁本初兵败,是华羽用计奇袭的缘故。”
“诸侯联军防备不及,才会被华羽所趁。”
“老臣认为,陛下可以给袁绍下一密诏,命他继续招兵买马,对抗董卓。”
“若袁绍能成事,陛下可许给他大将军的职位。”
大将军?
刘协脸色一变,昔日何进之事,瞬间就历历在目了。
大汉朝,若非是何进这个大将军庸碌,岂能到这一步?
太尉马日磾见状,又说道:“陛下,袁绍与何进不同。”
“何进是粗鄙之人,杀猪之辈,因为妹妹的缘故而身居高位。”
“此人文不能治国,武不能掌兵。”
“而那袁本初却是四世三公,又与董卓有灭门的深仇大恨。”
“若袁绍能解救陛下于水火,自然会顾忌袁氏的百年名声,必然不会像董卓那般。”
刘协想想,觉得也有道理,便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便准卿所奏。”
御史中丞皇甫嵩皱了皱眉头:“陛下,老臣以为,此计须得略作改动一下。”
“当初,诸侯进京,虽然是何进下了大将军诏,但这条计策是袁绍所献的,足证袁绍也是昏庸之辈。”
“以老臣之见,陛下无须下诏,只需让太尉写一封书信,将大将军之位许给他就行。”
“这么一来,日后陛下就能掌控主动,不给袁绍任何借口。”
“不然,若是陛下下了诏,一旦日后袁绍进京,恐怕又是一个何进。”
马日磾微微变色,皇甫嵩此计,确实比他高明。
但如此一来,却是将他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一世英名尽损。
但马日磾毕竟是忠君之人,微微一叹:“罢了,罢了。”
“为了大汉能够中兴,老臣就豁出去这身外之名,就按义真的计策行事吧。”
这时,王允忽然冷笑道:“马大人与皇甫大人的计策,虽然只是下诏的人不同,但实质却是完全一样,都是将大汉王朝寄托到袁绍的手中。”
“董贼麾下,西凉军与并州军有二十余万,兵强马壮,粮草丰足,又有函谷关、箕关那样的天险。”
“关东诸侯也有二十万之众,但却大多是新募的士兵,缺乏操训。”
“董卓麾下只华羽一人,就能多次打败诸侯联军。”
“诸位真以为,诸侯联军能够攻破函谷天险,兵临长安救驾?”
刘协一呆,问:“司徒的意思,眼下的局面,已经无法可解了?”
“并非如此。”王允脸色一正,朗声说道,“老臣以为,想要打破眼下的困局,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死董贼。”
“董贼一旦被杀,长安必然大乱。”
“只有这样,袁本初等人才能有机会攻破函谷关,迎陛下返回洛阳,重掌朝政。”
刘协叹道:“董贼出入都有甲士跟随,又有吕布贴身护卫。”
“更还有华羽天下无敌,天下间有何人能够杀他?”
王允不慌不忙道:“陛下勿忧,老臣有一计,可以诛杀董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