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三国:开局复制吕布武力 > 第84章 华羽驳董卓

第84章 华羽驳董卓

啧啧,所谓一夜夫妻百夜恩,果然不假。

华羽每晚的努力没有白付出,唐妃对他的好感度竟然有所增加。

唐妃的转变,基本上可以证明,她已认命,并坦然接受这样的生活。

又是一夜的快活,华羽和唐妃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二人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升温。

第二天早朝,李儒汇报了关东诸侯的最新动态。

虽说关东诸侯还没有解散,但却没有一点西进的迹象,很平静。

这个消息,让刘协很是伤心,更让保皇派略有绝望。

看来,关东诸侯果然靠不住,想要摆脱董卓,真的只能靠他们自己,靠王允曾经许下的连环之计。

董卓当朝宣布这个消息,自然是为了震慑刘协和百官。

这个消息,也让董卓更加肆无忌惮了。

关东诸侯已经不成气候,而董卓麾下有华羽、吕布这样的猛将,还有李儒和田仪为谋,以及大军二十多万。

董卓给李儒使了一个眼色,后者立即出列,朗声说道:“启禀陛下,相国力阻关东叛军,连战连胜,居功甚伟。”

“微臣建议,请陛下封相国为太师,赐号尚父,出入可僭天子仪仗。”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太师,基本上是朝廷第一大臣了,位在三公之上。

这也就罢了,董卓现在就是权倾朝野,有没有太师的官职,权力都已经超过了。

可“尚父”的称号不同啊,意思是,董卓是刘协的父辈,刘协须得像对待父亲一般,对董卓尊重。

这个称号,起源于周初,周武王尊吕尚为尚父。

后来,齐桓公也曾尊管仲为仲父。

这两个称呼,都是以人名为尊号。

待到秦始皇的时候,就尊吕不韦为亚父,意为第二个父亲。

董卓取“尚父”二字,其实也就等同于亚父。

关键是,吕尚对周武王、管仲对齐桓公、吕不韦对秦始皇,都是有过大帮助的人,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可董卓呢,行废立之事,夜宿皇宫,欺凌皇帝,残压大臣,是奸臣。

让奸臣做皇帝的第二个父亲,不但是皇帝的耻辱,更是汉室不幸。

只是,董卓残暴,恐怕谁个敢提出反对,只怕就会人头落地,纷纷是敢怒不敢言。

这时,让人都意想不到的是,被人认为是董卓党羽的蔡邕出列了:“启禀相国,下官有话陈禀。”

不管董卓让不让他说,蔡邕直接就开始说了:“相国功劳卓著,于大汉有功,加封为太师,自是应该。”

“但现在关东诸侯还在,洛阳尚且不能返还,尚父之号,眼下实在是暂且不宜。”

“不如,等相国平定关东叛乱,重返洛阳之后,再获此殊荣,便是实至名归,天下士人与百姓必无人反对。”

华羽本来不打算出头的,但他担心董卓迁怒蔡邕,便也出列道:“启禀相国,末将附议蔡大人之言,还请相国三思。”

蔡邕和华羽都持反对意见,董卓脸色微微一变,不由得他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尚父之号,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了。

董卓说道:“既如此,就依伯喈与子翼之言,尚父之号暂缓,其余之事就按李儒所奏下旨,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其实僭天子仪仗,也是不妥,大大不妥。

只是,连蔡邕也不敢再触董卓的眉头了,其余人自然就更没人敢反对了。

除此之外,董卓又他的弟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他侄子董璜为侍中,兼中领军将军,总领皇宫禁卫军。

董氏宗族,不问长幼,尽皆封列侯。

刚到长安,董卓就听从田仪的献计,在距离长安二百五十里,董卓的封地堳县处,修建一座城池,名叫堳坞。

发动了足足十万民夫,日夜赶工,不足一月就建成。

堳坞的城郭高下与长安一样,其中的宫室仓库存量二十余年,又选了少年美女八百人,金玉、财帛、珍珠不计其数。

董卓将家属都安置在堳坞,他也住在那里。

或半月来一次长安,或一月来一次长安,留李儒、田仪在长安处理事务。

李榷、郭汜、樊稠、张济、牛辅等人,都被董卓派出在长安四周领军,以拱卫京师。

长安城,有华羽坐镇,麾下三万西凉军,另外还有华羽的五千本部人马。

吕布呢,依然负责护卫董卓的安危,随同董卓住在堳坞。

如此的安排,可谓是固若金汤,董卓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