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薄薄一本,就能顶替一车竹简?
李斯等文臣顿时震惊不已。
实际上不止嬴政手腕酸痛,
他们文臣也每天都要处理海量公务。
一想到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在场的文臣都激动起来。
怪不得陛下如此兴奋难耐,原来是发现了这样的重宝啊!
陛下说得确实一点没错,他们就是宝物放在眼前却不自知。
但好在,确实得到了解决。
而解决他们这个巨大问题的人,则是十九皇子嬴风!
又是嬴风!
李斯众人心中感叹不已。
从昨天开始,嬴风便一直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且,每个都是能影响整个秦国的东西。
“多谢嬴风殿下,找到此等宝物,造福于天下文人士大夫。”
李斯带头,向嬴风作揖感谢。
其余文臣大夫们,也都纷纷行礼。
一众武将撇了撇嘴。
这群文官,有必要这么隆重么?
尤其是李斯,身为秦国丞相,竟然向才五岁的皇子鞠躬行礼。
就算是纸张有那么多好处,也不至于如此大礼吧。
不过,该说不说,嬴风的纸张,确实会给秦国带来难以衡量的好处。
“传递情报时,纸张可以很方便携带的。毕竟,丝帛可是极易染墨的。”
王贲见武将们这般心态,便好意提醒道。
他这么一提醒。
众武将们顿时恍然大悟。
对啊,不止文臣需要书写东西。
战场上瞬息万变,如果有这样一种轻便的东西用来传递情报,那也是帮助很大的。
就算是在战场上,斥候也很少带丝帛的,而是带着竹简。
丝帛,实在是太贵了。
而且,就算是带的丝帛,丝帛一旦叠合起来,很容易便全部染墨。
看不清上面写的什么东西。
嬴风双手做扶,说道,“诸位不必多礼,我只是随手做了件小事罢了。”
嬴政笑着说道,“风儿,就由着他们吧,这群文臣,总是这般文绉绉的。”
听罢,嬴风点了点头,便不再阻止,平静以对。
而嬴政对于嬴风的表现,则是看在眼里,满意在心。
嬴风立下这么多功劳,还能不骄不躁,属实难能可贵。
就在这时。
一名小宦人匆匆赶来。
“何事?”嬴政。
“禀报陛下,云妃娘娘担心嬴风殿下,让奴才过来探听一下情况。”
“嗯,你先退下吧。”
“是。”
而后,嬴政看向嬴风。
嬴风解释道,“父皇,我刚刚与萱儿从母妃宫中出来,时间突兀,母妃确实不知晓。”
嬴政点了点头,“那你先回去吧,跟你母妃报报平安。”
“是,父皇,儿臣告退。”
嬴风缓缓退出大殿。
然后拉着王萱上马,便朝着云妃宫飞去。
目送着嬴风消失不见。
嬴政的目光还久久不舍得收回。
收回目光后,看向众臣。
“诸位,我秦律严明,但也奖罚分明,所谓有功必赏。”
秦兵无饷,只以军功论之。
这便是秦国军队的一大特色,也是秦兵尚武的原因。
在此律令之下,秦军异常生猛,才能成为七国时最强之兵。
嬴政目光扫过堂下,平静开口道,“而如今,风儿已经数次造福于我秦国,上两次皆以赏,这次又该给予何赏呢?”
有功必赏,这是规纪。
单论嬴风的功劳,每一次都足以加官晋爵到王侯将相。
也得亏嬴风是皇子。
不按寻常规纪计算功劳。
不然,昨天单单是新粮一功,
嬴风便足以与王贲与李斯平起平坐了。
王贲与李斯,以及众臣,都面露难色。
他们已经知道嬴政接下来要干什么了。
商讨对嬴风行赏!
可,还能赏什么呢?
已经预定兴乐宫了,
云妃娘娘也连晋了,
九赐都已经给足了。
还能给啥?
给嬴风封个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