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真好啊。”
楚国使团出发之时有近万人,而现在回来的只有两千不到,虽然有西千多人都被安置在各个市集据点,但往返之间,还是有两千多人永远的留在了异乡。
这些人或是死于动乱,或是死于疾病,或是死于意外。
听到景昭的话,端木蓉没有回答,但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使团成员的脸庞,将他们的表情一一记在心里。
有欣慰,有激动,有感慨,有庆幸,还有...深深的疲惫。
随着使团入城,钟鼓齐鸣。
太子亲自为端木蓉引路,总理大臣弥生则带着官员们紧随其后。
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当有些人听到旁人述说这些人的功绩之时立刻就有人高呼"壮士归来"。
有人则小声啜泣着寻找亲人的身影。
“端木大人”,太子恒对端木蓉突然开口道:“父王己经下令,让太史令为尔等出使西域一事记录于楚史之上,你端木蓉的名字也会名垂千古”
端木蓉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喜色,过了一会儿,他似乎想到什么,神情也变得黯淡起来:“殿下,那些没能回来的兄弟...”
“放心吧,父王有命,要将此次出使西域为国捐躯的人的名字都刻在英烈碑上,供奉于楚国太庙,与国同休。”太子的声音异常坚定:“每一个名字都不会遗漏。”
总理大臣弥生也在一旁补充道:“王上还下诏,免除所有使团成员家中三年的赋税。”
“王恩浩荡,我等唯有以死报之”,端木蓉、屈弓、景昭等人连忙向王宫方向拜道。
这个消息也让使团众人再也忍不住,有人当场跪地痛哭,有人则仰天长啸。
能够死得其所,福泽后人,所以就不会有畏死者。
当使团终于来到章华宫前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宫门前整齐地站着两列禁军,他们手中的长戈在夕阳下闪烁着金光,更令人震撼的是,宫门上悬挂着一面巨大的楚旗,旗面上用金线绣着"凯旋"二字。
“这是父王亲自题写的”,太子恒的声音里带着自豪道:“父王亲口说过,这是楚国应该被计入史册的一次重大出使”。
端木蓉只觉得胸口发烫,这两年的艰辛,两千同胞的牺牲,在这一刻似乎都得到了慰藉。
他转身看向身后的使团众人,发现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泪光。
“列队!”端木蓉突然高喊。
两千名使团成员虽然不都是战兵,但这两年以来的际遇也让这些人略懂一些战阵,所以在端木蓉的一声令下,这些人立即整齐列阵,此刻站立的姿态却比任何仪仗队都要挺拔。
“楚使团,归国复命!”端木蓉的声音响彻云霄。
宫门缓缓打开,楚王熊章的身影出现在台阶之上。
这一刻,所有艰辛,所有牺牲,都化作了两个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