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警示!
写完这一部,陈愈长呼出一口气。
考试时,也一定要保持安静,不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或自顾自准备自己的考试材料。
感受力!
潜台词!
……
陈愈收回目光,继续做了起来,他已经看到了监控老师疑惑的眼神;考试时交头接耳,其实是大忌,陈愈这都是冒了被扣分的危险,在观察人类做题的多样性。
演小品过程中换布景、换道具,也一定要积极主动去帮忙。
这个被张主任提及的学生,他们知道,中戏上次复试,他也考了第一;这件事,居然还上了娱乐版的头条,可让系里的好多老师,讨论了好多天。
1、请列举你最喜欢的5部电影和3个导演、演员,注明简短原因。
不一会儿,陈愈的试卷,就到了这几个老师的手中。
“这小子,看过这部电影?”
饶是陈愈前世阅片量无比丰富,还是被试卷的第一题给难住了。
这会给考官和其他人留下好印象。
“华夏有史以来最好的战争片,影片没有煽情的战争重现,不带英雄的倾情歌颂……”
但这,其实是考试允许的,所以几个考官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这个行为被候考室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最终反映到考官那里。
选择题,他们并没有看。
每个名词5分,总分也是30!
还是道多选题。
《高山下的花环》,谢晶!
“最喜欢的5部电影?”
超过了老谋子、陈恺歌,甚至是宝岛的李桉、杨德倡等人……
“这学生,还真看过!”
这行为一出,一帮考官都有些刮目相看。
“多少分钟?”
a、推
b、拉
c、摇
d、移
e、跟
……
在考试过程中,要学会微笑示人。
占比陈愈觉得应该有20%?
更何况,《高山下的花环》,还是一部“禁片”!
这是1984年国内著名导演谢晶老爷子拍的一部主旋律军事战争片,当时上映时的反响空前的强烈;在座的很多考官,那当然是都看过的。
一个考官指着陈愈写的第二部电影,还有陈愈第二个喜欢的导演——桑弧!
考官居然都觉得很陌生。
所以笔试其实也挺重要。
演员:石挥……
“你考学生的阅片量,也不能出这么刁钻的题啊!”
没错,解放前,内地拍的电影。
陈愈快速的答着。
陈愈只知道,最终的分数,是按照几场考试的平均分相加。
所以这个名字,显然在很多老师眼里,很出名。
还是有考生,会填国内的电影。
“……”
陈愈立马写下了他前世,还有这辈子,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和导演。
不过,大多是宝岛和港片,占到20%-25%!
一个个考官在那看着视频中的图像,然后说出考生的各种扣分行为,甚至是剥夺参加会试的资格。
唰!
陈愈起身,将试卷交到了监考考师的身前。
他也不敢确定。
“去把他试卷拿过来!”
“可以的,这个点评很到位了!”
一个考官看着点评忍不住道。
但很显然陈愈多虑了,人家刘一菲保守归保守,好歹西方来的,这种题面不改色的好吗?
但现在看,台词依旧非常的新鲜和时髦!
陈愈奋笔疾书,在那快速的写着。
这是什么离谱的阅片量?
考官都有些破了大防,一个考生,填的导演和电影,他竟然都没听过?
知道的越多,考的分数肯定越好。
所以三试在考场,考官会对每个人,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观察。
候考区饮水机前打水的人很多,但是有一名考生居然旁若无人,毫不谦让地抢先去打水。
看着陈愈在最喜欢的十部电影一栏,第一部是这电影的时候,一众考官齐刷刷的都愣住了。
02年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国内属于降维打击。
这两个大题,就占据了60分!
然后,就是最终的四道大题——问答!
这就有些难度了,需要学生们自己的领悟。
这道题,其实北电每一年的艺考笔试都有,但陈愈,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提及这部电影的考生。
……
而此时,所有考生都不知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