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
他指了指考场,有些疑惑道:“迟到了?”
王景松嘿嘿一笑,不过倒也没逼迫陈愈立马表态:“我可是听说,冯导新片的角色,是中戏推荐给你的?”
“考官好!”
华夏30年代影星璀璨时期的大佬。
我靠!
看似寻常下意识的一句问话,但陈愈感受的出来,这是王景松很想问他的话。
一个导师立马反应了过来,桑弧这个名字,在圈子里,还是非常出名的。
“其实宝岛,包括香江,很多优质电影的拍摄和剪辑手法,都是由我们内地传过去的;49年解放后,一大批电影人去了宝岛,之后他们拍摄的电影,都是有桑弧这些导演的影子!”
玩我呐,点我是吧?
《推手》,李桉的处女作,一经推出,就席卷了当时宝岛的金马,获得十项提名。
“你看李桉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跟桑弧导演的好几部电影,色彩基调景深转场等等,都是如出一辙!”
“这年头,研究我们华夏内地自己电影的学生,可是不多了!”
“常丽老师啊……”
“是的!”
这部电影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版本呢?
王景松跟冯晓刚私下里其实很熟,之前不仅客串过他的影片,老朋友著名导演黄健新还是冯晓刚《大腕》的监制。
王景松这句话的潜台词很多,陈愈当然是可以明白的。
“我这也有个机会,你要不要,去试试?”
这就是自然流露的演技。
毕竟这个学生的基础实在是好,充满灵性,他教了这么多年的表演,说实话还是头一次见到基础条件这么出色的学生。
这比大海捞针式的找演员,无疑是好上太多。
陈愈随意说着,王景松却“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在那道:“哦,对了,听说你还考了中戏?”
不然也不会有很多导演,会到母校来挖掘电影需要的新人苗子,这些往往都是院校领导和老师推荐上去的;例如黄小明和陈昆,都是来自于老师的推荐。
“考完了?”
陈愈抬起头,他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那绝对不是演出来的,而且一种共情,一种代入,让人觉得,他不是演得像,而就是应该这样。
好到王景松都起了爱才之心,想要把陈愈给招到北电的表演系。
“陈愈的这份试卷,印象分我给满分!”
只留下陈愈,在风中有些凌乱……这尼玛搞的,有点让他猝不及防啊!
不行,这定时更新不适合我,拖延症犯了,还是写一章更一章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