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世间哪有人天天破案的?凡事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为了天下冤案,为了各地衙门,也为了自己能顺利升官,沈筝决定,从系统换两本刑侦书籍送给刑部。
莹莹蓝光映在她脸上,在系统上翻来翻去,她最终选定了两本书。
——《死因技术分析》,让仵作验尸更趋向于标准,而非“经验”。
——《犯罪心理与案件溯源》,通过侧写凶手的行为逻辑,推衍其作案动机,重建犯罪现场。
两本书都经过系统改良,符合大周世情,就是可怜了她的手腕,又要遭罪。
厚厚两本书,一晚上是绝对抄不完的,沈筝便随意挑了一些内容,用作明日的“敲门砖”。
......
子时睡下,卯时起身,沈筝感觉自己双腿有些发飘。
刚推开房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一碗醒神汤。
佩玉端着汤,心疼地看着她眼下的青黑,“大人昨夜又子时才熄灯,这会儿又起了......”
沈筝接过汤,一口饮净,笑她:“你这丫头,大晚上不睡觉,一直盯着我屋子瞧?”
佩玉撅了噘嘴,取回了碗,“眼看着您都瘦了,往后府里上下都不敢见同安县的百姓们。”
沈筝说她瞎操心,擦过嘴后,又去大缸旁看蛙。
缸里的牛蛙挤在一起,喉咙微微鼓起,却不似夜间那般吼叫,二人走近时,发出一些声响,惊得它们在水里直蹬腿。
“佩玉,你想不想吃大虾蟆?”沈筝问道。
佩玉吞了口口水,诚实不已:“想......”
她小时候偷偷吃过烤虾蟆,那叫一个香......
找到志同道合之人,沈筝当即拍板:“给厨房说,准备酸姜、酸水、茱萸、葱蒜、米酒、紫苏、黄酒、老陈醋、大骨汤,咱晚上吃大虾蟆。对了,再问问姜升,能不能搞到胡麻油。”
佩玉脑子跟不上她的嘴,连忙取出草纸和笔,“主子,劳您再说一次......”
见她这架势,沈筝微讶:“这些字你都会写了?”
不应该吧,有些字还是很复杂的,并且不常用。
佩玉脸颊微红,埋头道:“不会写的,奴婢可以画......”
待佩玉记下佐料后,沈筝回房取了昨夜兑换的两本书,去了枕流院寻李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