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然而此时的部队却如同一盘散沙,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调。
南口战役前夕,华夏军队面临着极为紧迫的形势,急需通过平绥铁路快速将兵力部署至南口。
深知华北前线各种弊病丛生的南京政府高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能更多地依靠中央军嫡系部队打头阵,期望他们能在这场恶战中力挽狂澜。
早在7月30日,北平沦陷如同一记惊雷在南京统帅府炸响。
南京统帅府当机立断,迅速命令汤恩伯率领的中央军嫡系第13军,从绥远日夜兼程赶赴南口布防,与此同时,为了协调各方力量,统帅府还紧急致电阎锡山,傅作义,刘汝明等人,要求他们迅速调整绥远到察哈尔南部的军事部署,加强防御,以应对日军的进一步进攻。
当时,掌握察哈尔军政大权的刘汝明,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
他担心中央军借机抢夺自己在察哈尔的地盘,于是故意将汤恩伯的13军堵在了张家口数日之久。这一行为无疑给本就紧张的战前准备带来了极大的阻碍,直到刘汝明的老上司鹿钟麟出面斡旋,刘汝明才勉强答应放行。
这一插曲,充分暴露了华夏军队内部复杂的矛盾与利益纷争。
而此时,驻屯军的日军航空队已经下达了作战命令,开始对平绥铁路进行狂轰滥炸。
日军的飞机如一群凶猛的恶鹰,在天空中呼啸而过,投下的炸弹如雨点般落下,致使南口方面的战前准备遭到了严重的延误。铁路被炸断,物资运输受阻,士兵们的行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直到8月3日,经过艰难的跋涉,中央军13军仅有3个团通过急行军抵达了南口。
而大量的兵力和物资尚在运输途中,被日军的轰炸和复杂的局势所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