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远方的船只,逐一陷入烈焰中,并渐渐沉沦。
“哈哈……!”
见此情形,糜芳朗声笑道:“军师此计,简直神来之笔!”
“无论孔明借箭与否,此番必使其葬身鱼腹!”
话语间,众人亦随之畅笑。
虽箭矢损失惨重,但破敌之策得以施展,此事足以令人振奋。
唯独徐庶立于江畔,眉宇间尽是忧虑。
诸葛亮虽然正值壮年,又谙水性。
但能否安然渡回,实难预料!
忽地,甘宁提议道:“军师,敌军既退,显然意在借箭耳!”
“何不乘势而出,将其一网打尽?”
“此外,我军是否可全面反击?”
听罢,陆尘轻轻摇头,否定道:“出击自是可行,旨在收回江面散落之箭。”
“但敌军俘虏不得,亦不可妄动刀兵!”
“全面反攻,时未至也。”
甘宁面露困惑,问道:“军师,这是为何?”
旁边,陆议笑言道:“甘将军,此刻大雾漫天,敌军断不敢妄动。”
“若我军携草船而往,岂非与孔明借箭之计无异?”
“是以,我军当下不宜妄动!”
陆尘颔首道:“正是,敌求箭矢,我图破敌!”
“孔明欲求正常箭矢,而我军则想消磨其火箭!”
“不如先放他们归去,然后再行出击!”
“届时,孔明知我以火箭退敌,必将也会使用火箭!”
听完,徐庶满脸佩服之色,赞道:“军师用计,环环相扣!”
“如此,敌军的火箭,将轻易为我军所耗!”
语毕,徐庶心中不禁暗叹。
孔明此番,又恐沦为军师玩物矣!
“哈哈!”
甘宁仰天大笑,激动道:“好,我这就派人,收回我军箭矢!”
很快,数十艘小船荡开波澜,捞起水面箭矢。
一个时辰后,便已捞得上万箭矢!
陆尘览此,随即振臂一呼道:“足矣,全军出击!”
众将闻令,拱手应道:“遵命!”
这一役涉水,糜芳、赵云等人未从。
旋即,陆尘偕同甘宁、潘璋、陆议、徐庶等人。
并率领一万水师,数百舟舰,乘风破浪,向北面行进。
……
与此同时,三江口水寨内。
孙权坐于上席,眉头紧锁,忧虑道:“此行可有不测?”
蒯越抚须笑道:“大雾锁江,敌军断不敢轻举妄动!”
“我军轻装简行,敌若来犯,亦难追及!”
蔡瑁亦笑道:“正是,雾天不利水战,彼不敢来,我亦不敢往!”
孙权闻此,心下稍安。
蓦然间,一名斥候急匆匆跑到帐外,禀报道:“报!主公,寨外程将军求见!”
蔡瑁欣然一笑,言道:“依我观之,无忧矣!”
孙权亦展颜,既已平安归来,计谋定是必成!
念及此,孙权急忙道:“请程将军与孔明进来!”
帐篷外,足音渐近。
未及二人入内,蒯越笑道:“孔明妙计,不知借箭几何?”
言毕,只见诸葛亮与程普仅着单衣,浑身湿漉,水珠涟涟步入帐中。
蒯越笑容凝固,孙权与蔡瑁亦是一愣。
程普摇了摇头,叹息道:“主公……我军,中计矣。”
孙权闻言,惊诧道:“程老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来人,备热水!”
蒯越疑惑道:“孔明,你们何故如此?”
诸葛亮面色苍白,苦笑间述说着江中遭遇。
蒯越双目圆瞪,讶异道:“孔明奇计,竟也被陆尘识破?”
“此人,莫非通鬼神?”
诸葛亮内心感叹,昔日闻陆尘神机妙算,半信半疑。
今日亲历,方知陆尘之可怕!
在江中急游时,他不停思索,何处有漏?
然越是思考,越是胆寒!
于彼时,放箭本为常态。
但是陆尘,哪来如此多火箭?
分明是预谋已久,专候我来!
难道陆尘能窥人心?
还是我的计策,早为敌知?
思绪万千,他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