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长沙攸县,文聘大营之中。
庞统身着一袭青衫,须发微乱,诧异道:“你说,陆尘已破我军水师?”
“而且奇袭江陵?此话当真?”
斥候面对庞统的震惊,连忙回禀道:“庞先生勿疑,蔡将军的急报确是如此!”
蔡瑁北赴襄阳前夕,便急书传至文聘手中。
“这……!”
庞统一时语塞,旋即又皱眉道:“孔明此举什么意思,竟让陆尘如此迅疾得手!”
诸葛亮之才,庞统自是知晓。
未及一月,陆尘便能破局而出!
可见陆尘手段非凡,谋略的确过人!
旁边,文聘浓眉紧锁,沉声道:“陆尘既破水师,又夺江陵。”
“我军与主公的联络线,恐被切断矣!”
“此人以水师扼守航道,显然意图逐一击溃我方!”
闻言,一位白发苍苍,胡须飘洒的老将,提议道:“文将军,依忠愚见,陆尘孤军突进,兵力不过五万!”
“我等何不与主公内外合围,两面夹击呢?”
庞统轻轻摇头,随即看向黄忠,沉声道:“黄老将军,江陵屯有重兵物资,陆尘以五万兵马据守。”
“除非我军有十五万兵力,否则难以攻克江陵!”
黄忠闻言,眉头深锁。
陆尘坐镇江陵,犹如一把利刃插入荆州腹地,实为棘手!
这时,黄忠身边一名年轻将领,接口道:“文将军,既然陆尘占据了江陵,南郡自是难以保全!”
“若他北上攻襄阳,我军岂不是可趁机袭取江陵?”
庞统望向黄忠之子黄叙,笑言道:“陆尘定不会北行,而是南下!”
文聘一脸愕然,问道:“士元,你料定陆尘将南下?这是为何?”
“若急于决战,北上岂非上策?”
庞统摇了摇头,并没有急于回答。
夺取荆州,攻襄阳并非必由之路!
但陆尘攻占其余郡县,荆州士族自会分辨孰强孰弱!
如此一来,陆尘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将襄阳纳入囊中。
更何况,诸葛亮或许已经改变策略!
再者陆尘在外,诸葛亮居内。
那么,夺取襄阳简直轻而易举,只需拿下荆南四郡足矣!
只不过,庞统与诸葛亮,志趣相异!
对他而言,归曹抑或附袁,与投刘并无二致!
只要能胜陆尘,他凤雏之名,自然可以威震八方!
念及此,庞统嘴角微扬,轻笑道:“诸位,陆尘不走北,盖因我军北边有五万兵马驻守。”
“而且,襄阳城固若金汤!”
“眼下我军除桂阳外,已控三郡,兵马仅四万。”
“若是只固守一处,陆尘则可多路并进,合围我军!”
“反之,我军若分散三地,陆尘便可逐一击破!”
“是以,南下对陆尘而言,乃最佳策略!”
众将听后,皆是一惊。
陆尘之名,早已传遍四海,且未尝有过败绩。
若大军南下,众人难免心生忧虑!
文聘见庞统面带笑容,不由好奇问道:“士元,当前我军防御艰难,何以士元能笑得如此轻松?”
庞统轻轻摆手,含笑道:“我笑陆尘不明智,竟犯兵家大忌,孤军冒进!”
“陆尘虽得江陵,却露出致命破绽!”
众将闻言,目光齐集庞统,心中颇感好奇。
文聘亦是一怔,问道:“士元莫非已有退敌之策?”
庞统笑而不语,随即走到地图前,缓缓道:“江东若想北上荆州,必经江夏!”
“否则,唯有越山而过!”
“今陆尘虽深入我境,然江夏尚未被破,此乃良机!”
“他不是觊觎,荆南四郡吗?那便由他去!”
“我建议,留一万人作疑兵,驻守荆南,以拖延时日!”
“其余三万兵马,则经陆路北上,赶赴江夏!”
“陆尘军力不过八万,其中六万深入荆州腹地。”
“而守江夏者,不过两万耳!”
“我军三万,加之孙权的两三万兵力,足以击溃江夏守军!”
“待我军铁索横江,死守江夏,陆尘便困于荆南之地矣!”
众将闻此言,精神陡然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