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江雪眼睛蓦地一亮,脸上露出开心笑容来,她扭开门出去,头也不回地道:“谢谢杨叔,我爸爸回来了。”
小区门口停了辆出租车,从出租车上下来一个人。
男人高大挺拔,白衬衣,黑色西裤,戴着一副墨镜,正是江秉言。
“爸爸。”江雪跑上前。
江秉言关上车的后备箱门,习惯性地抬手揉了揉江雪的头发,“大热的天,跑出来做什么。”
江雪抓住他的行李箱,朝他调皮一笑:“来接你呀。”
江秉言笑笑,心里很是熨帖,更多的是心疼,“这么大的太阳,晒黑了就不好看了。”
江雪抬起她白嫩的胳膊,“爸,你看,我随您,天生丽质,晒不黑。而且我刚才在杨叔那儿吹空调呢,没晒着。”
说着话,俩人走进了小区。
杨叔拉开了窗户,和江秉言打招呼,“江老师,回来了。”
江秉言笑笑:“回来了,多谢照顾小女,这次去北京,我也给小涛带了礼物,等会让雪雪送过来。”
“哎呀,谢谢江老师,多谢您总惦记着。”
“不用客气,您也没少照顾小女。”
江秉言和杨成都是壮年丧妻,也没有再娶,完全是靠自己又当爹又当妈把孩子拉扯大,
或许是因为同病相怜,两个男人格外得聊得来,也格外照顾彼此的孩子。
回到家,江秉言就拿出四份礼物。
一份是给杨涛的,另两份是给陈美玲和范泽宇的。陈美玲是江雪的好姐妹,范泽宇是江秉言师妹杨倩阿姨的儿子,和她也算是青梅竹马。
最后一份自然是给她的。
“哇,尼康d70s,爸爸,我爱你!”江雪看到礼物,两眼放光,忍不住给了江秉言一个大大的拥抱。
江雪从初二时起喜欢上了摄影,入门的第一部相机是尼康f65胶片机,这两年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她非常想要买一台数码单反,她自己偷偷攒钱,已经攒得差不多了,没想到江秉言早看穿了她的心事,给了她一个惊喜。
江雪立即回房给好友陈美玲打电话。
“芝麻,我爸回来了,他给咱俩带了礼物。”
陈美玲的小名叫芝麻,因她的鼻子两侧有几颗淡褐色芝麻般大小的小雀斑,所以大家都叫她芝麻。江雪曾经问过陈美玲,介不介意别人叫她芝麻,陈美玲笑眯眯地说:“不介意呀,有啥可介意的,芝麻这个名字多可爱的,跟我脸上的雀斑一样可爱……”
江雪为此更喜欢她了,觉得她真是个乐观豁达、心理强大的姑娘。如若换成她,她绝对会非常介意的吧,她就是这样,敏感又脆弱。
“真的吗?江叔叔真的比我亲爸还亲啊,每次出差都给我带礼物,这次给我带的啥?”陈美玲笑嘻嘻地问。
江雪和陈美玲是从初一开始的友谊。那时江雪的妈妈刚过世,她刚升入初中,总独来独往、不苟言笑,直到陈美玲成为了她的同桌。陈美玲乐观爱笑,笑起来声音脆脆的,见牙不见眼,很有感染力,在她的陪伴下,江雪才较快地适应了初中生活。
“一条裙子,我拍给你看。”江雪说完,就先挂了电话,拍了张照片,用手机短信发了过去。
不一会儿,陈美玲就回拨过来,“哇,太漂亮了,是我最爱的粉色,你的是不是蓝色的?开学了我们一起穿去学校。”
“嗯,我的那条是蓝色,对了,我爸还给我买了尼康d70s,改天我给你拍一套漂亮的写真。”
“啊啊啊,我现在就要拍,我现在就来找你……”
“大热的天,拍啥拍啊……”可江雪话还没说完,陈美玲就挂了电话,不给她反驳的机会。
江雪无奈一笑,决定去小区里拍点花草,摸索熟悉一下新相机。
江雪所住的这个小区叫梅园,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分配给江雪爷爷江棠生的住所。江棠生曾任柳城市的□□。
江秉言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后来他长大结婚,搬离了这里。江雪妈妈意外离世后,他又带着江雪回到了这里。而在两年前,江雪爷爷、奶奶也因病相继离世了。
梅园地理位置极好,处于市中心,但闹中取静,背靠着枫山,前临着柳江,住在此处的人,基本是非富即贵。
江雪初中时,提起自己的家住在枫山脚下的“梅园”时,就有一些同学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说,“原来是来自‘腐败区’的大小姐呀。”
从此以后,江雪再也不提自己住在哪儿。
梅园每家都是三层独栋小洋楼并带有一个小花园,小区里遍植翠竹、松柏、榕树,绿意葱葱,种植有桃李、月季、紫藤、菊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