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排异性也会相对较好;而将不同科属的植物相互嫁接,则极难存活。
尽管如此,宋晨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这次尝试仅仅是一次创新探索罢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宋晨和许哉涪教授全心全意地呵护着这些嫁接后的树苗,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时刻关注着树苗的生长状况,浇水、施肥、修剪枝叶……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每天都会按照预定的时间表浇水、施肥,并仔细观察树苗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他们对这些树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本被认为不可能成活的红柳和白杨,竟然在速生细叶榕树苗的嫁接下逐渐恢复生机,而且它们的生长状况非常好,这让宋晨和许哉涪教授感到无比兴奋。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向他们敞开大门,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挑战仍然严峻。这种跨越不同科属的嫁接方式是否真正稳定可靠?长期来看,这些嫁接后的树木会有怎样的表现?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深入研究才能找到答案。但是,这次成功的尝试无疑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速生细叶榕树确切地属于榕树科速生属的植物。而红柳则属于怪柳科怪柳属的落叶小乔木,白杨则是杨柳科杨属植物的通称。这三种植物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甚至可以说它们彼此之间几乎毫无关联,更谈不上是“老表”关系了!
按照常理来讲,这两种树本应无法成功嫁接,但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宋晨所嫁接的这两棵树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长势喜人。
这下子,宋晨彻底懵圈儿了,而许哉涪教授则立刻采取行动,取下了嫁接处的树疤组织,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两者结合的具体状况。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地观察后,他惊讶地发现,红柳与速生细叶榕之间之所以能够天衣无缝地融合,关键在于速生细叶榕的细胞居然能与红柳树完美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各占一半的全新细胞组织。不过,这种新细胞组织只会集中出现在嫁接口愈合的周边区域,而并不会随着导管组织蔓延至整棵树木。
无独有偶,一旁白杨的嫁接口情况亦是如此。
得出这样的结论后,许教授本人也深感震惊不已。
他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道:“莫非这速生细叶榕真的是近乎完美的砧木不成?”
宋晨和许哉涪教授决定对这一现象展开深入研究。他们在速生细叶榕树上进行了大量的嫁接试验,不再仅仅局限于红柳和白杨这两种树种,而是大胆地尝试了其他各种各样的树种。
比如梭梭树、白刺树、花棒、短穗怪柳、骆驼刺等等这些较为矮小的灌木,都成为了宋晨他们嫁接的优先选择对象。
伴随着实验的逐步推进,他们惊喜地发现,速生细叶榕树的确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嫁接适应性。它仿佛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树,可以与众多不同科属的树种完美融合,并成功地促进它们的茁壮成长。
其中最令人惊讶的当数花棒树。花棒树本属于豆科植物,但在与速生细叶榕树完成嫁接之后,它原本应该结出豆荚的特性竟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转而结出了柔软的浆果!
宋晨对这个奇妙的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兴致勃勃地拿起那些浆果去喂鸡。结果却让他喜出望外:那些鸡对这些浆果表现出了极大的喜爱,吃得津津有味。更令人惊奇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这些食用过浆果的鸡明显比其他未喂食浆果的鸡长得更快,而且它们的肉质也变得更加鲜嫩多汁。品尝一口,鸡肉中竟蕴含着一股清新的香味,这种美妙的滋味是宋晨以前从未尝到过的。
这个意外的发现令宋晨兴奋不已,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商机正在向他招手。如果能将这种特殊的浆果广泛应用于养鸡业,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于是,宋晨决定深入研究这个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试图找到一种方法来大规模生产这种神奇的浆果,从而开创出一条崭新的致富之路……
这一发现令他们欣喜若狂,他们深深地认识到这或许会成为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突破!如果能全面发挥速生细叶榕树的独特属性,那么极有希望孕育出更多可以适应艰难险阻环境的崭新树种,从而给沙漠绿化工作带来难以估量的强大潜力。
宋晨跟许哉涪教授下定决心要成立一个专业的钻研小队,去更深层次地探寻速生细叶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