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也在斩杀数名魏军后,力竭倒地。他躺在血泊中,望着渐渐亮起的天空,嘴角泛起一丝微笑。他仿佛看见丞相在云端向他招手,看见先帝、丞相、赵云将军、关张二位将军,还有无数的蜀汉将士,他们都在那里,等着他。
“丞相,维来见您了……” 姜维闭上双眼,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然而,姜维的死并没有让蜀汉的复国之火熄灭。他的忠义之举,激励着无数心怀汉室的人。在剑阁之战后的岁月里,各地不断有反抗曹魏的义士揭竿而起,他们以姜维为榜样,为恢复汉室江山而不懈奋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遥远的南中,孟获的后人继承了姜维的遗志,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时机。他们在山林中训练士兵,打造兵器,时刻准备着为蜀汉复仇。
而在曹魏的朝堂上,司马昭虽然成功镇压了钟会和姜维的叛乱,但他深知,只要蜀汉的遗民尚存,汉室的火种就不会熄灭。他开始采取一系列高压政策,试图彻底消除蜀汉的影响。然而,这些措施却激起了更多人的反抗。
剑阁关的血渍在暴雨冲刷下渗入青石板,却浇不灭燎原星火。姜维的头颅被高悬城门第三日,南中密林深处,孟获的曾孙孟云正将淬毒的箭矢插入箭壶。月光透过藤蔓编织的顶棚,在他古铜色的胸膛上投下斑驳暗影,腰间悬挂的青铜牌刻着 “汉” 字,边缘已被摩挲得发亮。
“斥候回报,魏将邓艾之子邓忠正在牂牁郡修筑坞堡。” 部将孟勇的声音惊飞几只夜枭,“他们要把南中百姓迁去雍州。”
孟云握紧腰间短刃,刃身映出他眼角狰狞的疤痕 —— 那是三年前与曹魏屯田兵厮杀时留下的。“传我令,明日寅时突袭粮道。” 他的目光扫过洞壁上的巴蜀地图,指尖重重按在阴平古道,“告诉各寨,是时候让司马昭知道,南中不是待宰的羔羊。”
与此同时,洛阳城司马昭的书房里,羊皮地图铺满整座檀木长案。司马昭执起狼毫,在南中区域重重画下红圈,墨迹晕开如血。“孟获后人蛰伏十年,终于按捺不住了。” 他将笔狠狠掷入笔洗,溅起的墨点在屏风上绽开,宛如飞溅的血花,“传令雍州刺史,抽调五千精锐进驻南中,务必斩草除根。-微?趣¢小*税`徃′ ?嶵¢歆\璋-截`更*薪?筷¢”
尚书仆射贾充俯身拾起狼毫,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主公,淮南诸葛诞余党尚未肃清,此时分兵南中,恐有后患。”
“哼,蜀汉余孽才是心腹大患。” 司马昭摩挲着案头的传国玉玺复制品,冷笑道,“当年诸葛孔明七擒孟获,不过是妇人之仁。这次,我要让南中彻底变成一片死地。”
南中牂牁江畔,孟云率领的三百死士如鬼魅般穿行在芦苇荡中。火把将江水染成赤色,魏军营帐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孟云摸出腰间竹筒,倒出几只萤火虫,将写有 “汉兴” 的布条系在萤翼上。刹那间,数十点微光腾空而起,宛如复仇的星火。
“放箭!” 孟云的吼声撕裂夜幕。火箭划破长空,点燃堆积如山的粮草。魏军营地顿时陷入混乱,士兵们在火海中抱头鼠窜。孟云挥舞着虎头湛金枪冲入敌阵,枪尖挑飞一名魏将的头盔,露出对方惊恐的面容:“蜀汉儿郎在此,降者免死!”
激战正酣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孟云心头一紧,他知道魏军援军到了。“撤!” 他虚晃一枪逼退敌人,带领残部退入山林。月光下,他看见自己的战袍上又添了几道血痕,而战死的兄弟尸体横陈江畔,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惨烈。
这场突袭虽然成功烧毁魏军粮草,但也暴露了南中义军的实力。司马昭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当即决定亲自率军征讨。他调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南中进发,誓要将蜀汉余孽彻底铲除。
在行军途中,司马昭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中称,在许都有人打着刘皇叔后人的旗号,暗中联络各方势力,企图颠覆曹魏政权。这一消息让司马昭心中一惊,他意识到,蜀汉复国的威胁不仅仅来自南中,更来自曹魏内部。
“贾充,你即刻返回许都,彻查此事。” 司马昭将密信递给贾充,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务必将这些乱党一网打尽,我不希望在出征南中时后院起火。”
贾充领命而去,司马昭则继续率军南下。此时的南中,孟云正在召集各寨首领商议对策。面对司马昭的十万大军,义军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但孟云并没有退缩,他坚信,只要心怀汉室,就一定能找到破敌之策。
“各位兄弟,司马昭此次来势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