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雪压塌顶棚的相对措施。
需要做的事很多。
现在,还在建造玻璃工坊中。
必须再多雇点人,给钱,抓紧赶工。木料这些的,也不去伐木了,直接去市场买。工坊需要的工具、磨具找长安工匠定制。
十日内,他要池窑开工,制作出第一块玻璃!
不,是第一块“琉璃”!
接下来就是钞能力!
一切按照陈宁的进度和规划来。
第十日,陈记琉璃工坊,正式开工。
宽一丈,深六尺的池窑,内部已经拿耐烧的花岗石,修砌成了锅底的形状。
这种石头,是唐朝能找到最耐高温的材料了。
而制作玻璃的所需温度是1500摄氏度左右。
所以陈宁尽量选择了纯粹的花岗石,并让工人多修砌了两层,然后拿熟铁汁浇灌缝隙,以防高温露陷,烧化了下面的土方。
二十几个民工,将一车车石灰石、石英砂等材料放置池窑中。
一刻钟后,池窑被填满了大半。
在公输笠的指挥下,又来十人,小心的运来一个貌似大钟的东西,长高皆一丈,倒扣在池窑上。
这是熟铁打造的铁炉,熔点是1500度。在铁路周围,焊接了十余个鼓风装置。
紧接着还有十几个民工,才外面运来了整车的干燥木料,一截截的堆齐在倒扣的铁炉中,直至塞满。
这是松木柴!
非常好烧,火势大而且很抗烧。
在民间有句俗话:“除了松木没好火,除了娘舅没好亲”,说的就是松木柴。
何林此时提了一面铜锣走来,将绑着红布的锣槌递给陈宁,恭声道:“老爷,喜锣您来敲吧。”
寓意着庆祝开工的好彩头。
“行!”
陈宁笑着拿过锣槌,朝着锣面重重的敲了一下。
“铛!”
一声巨响,民工们高声欢呼起来。